税收靶向施策“乌矿”变“绿金”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沿着喀什河一路前行,在伊犁州尼勒克县的唐布拉草原腹地,有一泓清潭,当地哈萨克族牧民称之为松湖。碧水蓝天、花海草原,新疆天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国家级绿色矿山”松湖铁矿就坐落其间。
新疆天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铁矿开采、矿业投资、矿产品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国有控股企业。在绿色税制引导下,天华矿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力打造循环利用产业,在矿区智慧化建设、采矿工艺创新等方面积极投入,已相继进行井下六大系统改造、选厂设备更新,并对废水处理工艺不断完善和创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是我始终坚持的道理,在绿色矿山的创建过程中,我们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了50%,不仅减少了湿式尾矿的排放,还提高了回收率,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新疆天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岳新强介绍道。
为让企业更好实现绿色生产,伊犁州税务局完善税企直联机制,采取走访摸排、上门辅导、分类管理、精准送策的闭环服务措施,立足采矿业经营特点,通过大数据开展行业分析、风险管理、靶向服务,推动采矿业税收管理升级。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复杂性的增加,我们往往更多地关注生产经营,有时容易忽视涉税风险问题。”新疆天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韦玉玲表示,“税务局对我公司大额资产损失的风险提示不仅帮助我们排除了风险,还提高了我们财务人员风险防范能力。”
“新质”转型推动“灰色制造”变身“绿色工厂”
行走在伊犁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厂区内,道路干净整洁,空气中不见粉尘,没有丝毫异味。巨大的厂房掩映在绿树浓荫中,一群白鸽不时从头顶上空悠闲地穿梭盘旋,这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让人很难和传统印象中粉尘扑面的水泥厂区结合起来。
谈及眼前的无尘工厂,伊犁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德自信地表示道:“2023年以来公司实施了回转窑减排氮氧化物技术改造,在满足条件的工况下可以实现高达90%的脱硝效率,降低20%氨水的用量,推动无效喷氨和氨逃逸大幅度减少,在绿色环保生产的道路上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介绍,伊犁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拥有日产4500吨的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水泥产能达200万吨。多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强环保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竞争力,成功利用低热值煤矸石进行配料以降低煤耗,并相继研发出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填补了市场空白,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和创新驱动相结合的转型发展新路径。
“公司每年以10%的营业收入来投资环保改善,建设绿色工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税务部门主动上门宣传税费政策,解答涉税疑问,2024年以来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51万元,这为我们积极研发和推广废气余热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企业将持续深耕主营业务,围绕‘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做优做强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伊犁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德说。
税惠红利助推“黑色产业”的“绿色蝶变”
伊犁河畔之侧,有一座现代化花园式电厂,刷新了人们对传统火电厂的认知,它就是华电伊犁煤电有限公司。
近年来,该公司深入开展“绿能行动”,持续进行绿色转型升级,目前已拥有“两机一塔、烟塔合一”“无燃油、无氨区、无氢站”、高背压供热、变能级烟气余热利用等五大创新设计、八项新技术应用、四十余项设计优化。其中,2X350MW热电联产项目按照“近零排放”标准设计,同步建设环保设施,成为了新疆首个看不到烟囱和烟气的电厂,实现现代工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在推进能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国家政策的扶持给了我们追新逐绿的更大底气。2024年以来,我们享受了企业所得税减免800余万元,这使得我们在高背压循环水供热、锅炉烟气余热变能级利用等技术的研发上有了更充裕的资金投入,能够不断优化环保设施建设。”华电伊犁煤电有限公司财务负责部主任李彦说道。
下一步,伊犁州税务局将持续跟进落实好各项税费政策,帮助企业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助力伊犁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