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中国-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域整合优化为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3.61平方公里,将结合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2020年,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货运量12.36万吨、贸易额14.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和196%,“综保区+配套区”的政策叠加优势充分显现。
霍尔果斯综保区享受我国现行综合保税区相关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除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另有规定外,将享受境外货物入区保税或免税;货物出区进入境内区外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其中生产加工的货物可按对应进口料件征收关税;境内区外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今年以来,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税务局精准对接综保区开展业务的8户企业,“点对点”调研做好基础信息采集,提供“定制专属”辅导,面对加工企业普遍反映购进国内设备通过在区外成立外贸企业购进办理退税,既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又受退税率限制无法实现全部退税,税务部门在协调解决综保区企业生产所用水电气退税及增值税纳税申报、发展过程中资金困难等问题上,联合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海关多次召开综保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协调会,共同举办政策宣讲会,并积极向上级争取赋予综保区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享受综保区优惠政策。
2021年2月1日,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首个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的企业已获国家税务总局批复。这对于企业充分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进一步畅通企业内销渠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疫情影响下,企业采购国外原材料严重受阻,面临重大困境,如今企业具备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双重身份,国外进口原料可以在区内保税加工,国内原料入区加工或出口转内销贸易实行备案制管理,且可以参与进项抵扣,大大降低内销成本。目前,综保区配套的铁路专线2020年年底已经修好,正处于验收阶段,无论是运输距离还是通关时间都将大幅度缩短。
霍尔果斯瑾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综保区第一家获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的企业,公司是全球最大输液产品专业制造商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以进口哈萨克斯坦优质非转基因黄豆、小麦等农产品为原料后进行深加工,项目全部达产后可预期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利税2亿元,直接带动当地100人就业。2020年已入库税收119万元。公司财务负责人王坤说:“能够享受诸多利好,多亏了税务部门的积极协调。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获批后,进口自用设备就能暂免征收进口税,购买的货物也可适用保税政策,从国内采购的原材料取得进项税发票后就能抵扣,销售时也可自行领用发票,预计从国内增加采购金额9000万元,销售收入预计增加1.07亿元,大豆粕税负下降5.5%,豆油税负下降9.8%,综合税负下降8%,这对于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从企业入驻霍尔果斯开始,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就上门送政策、送服务,畅通沟通渠道,在霍尔果斯行政服务中心,20个税务窗口井然有序,依托“云端办税”和“预约办税”,全面落实150个涉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大力推行电子发票和发票邮寄服务、“容缺办理”后续补齐资料、多渠道发布网上办税攻略、税企微信群提供远程协助服务,帮助纳税人缴费人通过电子税务局、“新疆税务”手机APP、自助办税终端等“非接触式”方式办税缴费, 196个事项已实现全程网上办,18个事项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办,网上办税率达96%以上。“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已从一项应时之需固化拓展为常态之举,涉税流程不断精简,营商环境优无止境。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将持续做好跟踪服务,帮助综保区企业用好政策叠加优势,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通“双循环”,实现更强劲可持续发展。(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税务局 韩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