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资源回收行业正成为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低碳转型的重要引擎。国家税务总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税务局聚焦资源回收企业发展需求,落地落细绿色发展税费政策,以绿色税制引导企业向“新”向“绿”更向“优”。
政策加力 废旧钢铁“再生提效”
走进伊宁县城捷保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的工作间,一件件回收的废旧钢铁正在被工人娴熟地拆解,被拆解的钢铁部件通过剪切、压块、分类后达到可回收利用的标准。作为一家以废旧钢铁回收加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该公司2024年回收废钢铁1600余吨,处理后再销售数量基本实现“零损耗”。
为推进辖区内资源回收企业规范发展,伊犁州税务局对资源回收企业经营资质、申报数据、发票商品名称及规格型号进行数据比对,锁定政策适用的经营主体,针对资源回收行业特点,通过精准推送政策要点、适用范围、发票开具和电子税务局操作流程及风险防范关注点,确保资源回收企业理解税费政策,规范票据管理、税务申报。
伊宁县城捷保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马玉花说:“每次有相关的新政策出台,都能收到税务局适配的政策提醒,税务干部也会定期辅导纳税申报、风险防范等内容。自开业以来我公司累计享受税费减免25万元,计划再加一条分拣生产线,扩大产能,提高生产效率。”
合规引导 废旧农资“变废为宝”
在伊犁州特克斯县,每年产生的废旧滴灌带曾是困扰农业绿色发展的“黑色难题”,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克斯县农资生产企业巧施妙策,“变废为宝”。
“我们连续三年采用‘回收——加工——再生’的模式处理废旧滴灌带,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再生资源,实现了80%的回收利用率,每亩地的成本减少20元,走出了一条‘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农业’的绿色发展之路。”伊犁圣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特克斯县阔克铁热克柯尔克孜族乡片区负责人肖彦君说。
针对废旧滴灌带处理“回收渠道分散、环保要求严格、产业链条长”的特点,伊犁州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平台,梳理涉税疑点,主动排查资源回收企业风险点,帮助企业纠正“政策适用不当”“进项抵扣异常”等问题,协助企业规范回收业务,避免因政策适用不当引发涉税风险,助力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发展。
“税务部门的帮助让我们有效提升了涉税风险识别能力,帮助我们排查因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雷点’。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滴灌带生产能力,满足县域农业节水灌溉需求,为绿色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伊犁圣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吴秀萍说道。
服务推动 废旧汽车“焕新赋能”
“汽车的一些外围件,像保险杠、大灯、引擎盖,还有车玻璃、车门等都是可回收利用的,也是绿色环保的好途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鼎梦再生资源物资回收有限责任公司法人闫晓芳介绍。
目前,该公司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报废车辆回收、精细化拆解及销售产业链。随着公司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项目的转型升级,每年可拆解报废机动车500余辆,既妥善解决了报废机动车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问题,又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为帮助纳税人及时掌握政策要点和实务操作,伊犁州税务局主动靠前服务,做好证照、资质、经营核实,结合反向开票的开受票范围、具体措施和操作方法,个性化辅导企业完成反向开票申请。同时,密切跟进政策落实情况,健全税收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收集意见建议,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营造更规范、更高效、更便利的发展环境。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开票问题曾经是最困扰我们的问题,报废汽车回收,销售方大多是个人,无法自行开具销售发票,代开发票有时也会因麻烦而不愿配合。还好税务人员主动提醒,普及‘反向开票’政策,2024年5月以来公司累计反向开票92张,有效解决了‘第一张票’的痛点问题,降低了公司经营成本和运行风险,交易行为也更加规范。”公司财务负责人冯婷说。
伊犁州税务局将持续聚焦资源回收行业涉税需求,充分发挥绿色税制调节引导作用,为企业提供全周期、跟进式、常态化税费服务,助力解决涉税难题,助力企业提升发展“含绿量”“含新量”,全力畅通绿色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