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疆伊犁州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5.86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大棚经济”占重要组成部分。春回大地,沃野初醒,国家税务总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税务局立足辖域温室产业,发挥职能作用,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政策,提供精细服务,滋养“大棚经济”,推动农民增收入、农业增效益。
朵朵“白褐伞”
走进伊宁县果然美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排排标准化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密密麻麻的褐色“小雨伞”破土而出,菇农们穿梭在过道里,悉心采摘成熟的羊肚菌,一框框新鲜的羊肚菌摆满货架,散发出阵阵鲜香。
伊宁县果然美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生产、种植、销售水果、蔬菜和菌类的现代化农业合作社。近年来,合作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农户参与种植和管护,合作社提供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品质和销量都有明显提升。
合作社项目技术负责人张波说道:“菌类对生长环境条件极为苛刻,合作社克服其温度、湿度、光照都要精准把控的困难,在种植以往品种的同时,今年新引进赤松茸品种,按照现在的长势产量在3吨左右。合作社和农户都享受到菌菇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眼下正值菌菇类“破土”的关键时期,伊犁州税务局及时开展政策适用性评估和针对性分析,梳理涉农税费政策清单,通过“线上精准推送+线下走访入户”的形式,就农产品收购、自产自销、企业所得税等税费政策进行“案例式”讲解,对发票开具、税费申报等事项进行风险提示,帮助涉农经营主体享红利、降风险、提产能。
茬茬“绿卷卷”
在伊宁市潘津乡昌潘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内,一茬一茬鲜嫩翠绿的豌豆尖长势喜人。眼下正值豌豆尖采摘旺季,农户们拿起菜筐,穿梭在大棚掐尖、装筐,一筐筐刚从地里采摘的豌豆尖经过分拣、称重后直接运往市场,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为响应当地政府大力扶持蔬菜种植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伊犁州税务局主动靠前服务,依托税收大数据进行“涉农行业+种植类型+适配政策”精准画像,组织税收管理员开展“一对一”辅导,针对农产品的种植、收购、出售等环节的税费政策申报享受、财务报表填写等方面,开展政策讲解、操作辅导和个性化业务答疑,引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防范涉税风险,为涉农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智能升级育苗注入活力。
“豌豆尖是豌豆的嫩芽部分,营养价值较高,今年市场行情比较好,上市价格在20元左右。除此之外,我们合作社还计划利用860亩连片土地,发展两季轮作特色农产品种植,种植豌豆、包菜、红薯等作物,实现多种‘一季’蔬菜,多获‘一季’收成,真是充满希望的春天呀!”合作社负责人彭昌金介绍道:“合作社仅在2024年累计减免税款8.9万元,这笔‘真金白银’将用于设备优化、提高产量。”
颗颗“红爱心”
三月的伊犁,春意融融,是草莓大量上市的季节。位于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镇雀尔盘村的草莓种植基地里,前来采摘尝鲜的游客们忙得不亦乐乎。
“这草莓又红又甜!”市民们提着一筐筐自己摘的颗颗饱满的草莓满载而归。“这个草莓的品种是丹莓,它本身就酸甜可口、鲜嫩多汁。”孙扎齐牛录镇雀尔盘村草莓专业合作社法人朱法辉表示:“三月份是草莓集中出售期,我们提供棚内采摘、休闲观光的生态项目,还要忙着赶各个‘巴扎日’,对于税费方面的内容,平时没有时间研究。每次在发票开具把握不准的时候,拨打12366热线电话或者用征纳互动,税务人员会远程帮助我解决问题,真是省时又方便。”
据了解,雀尔盘村草莓种植基地始建于2014年,占地面积达500亩。目前,该基地已经成立了草莓专业合作社,吸纳了65户社员、120名农户参与,草莓大棚数量更是达到了173座,成为了当地农业产业的一大亮点。
为响应涉农经营主体运营需求,伊犁州税务局充分发挥大数据和云计算优势,利用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手机APP等线上平台,提供纳税申报、发票开具、智能应答、远程帮办等互动办税辅导,为忙碌的涉农经营主体带来快捷的办税缴费体验。
农事不等人,春日胜黄金。伊犁州税务局持续结合经营主体生产模式和办税需求,讲清政策、阐明风险,协助完善财务和内控制度,规范经营管理,助力温室产业稳健发展,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