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5日 10:20:20 星期三 无障碍阅读 国家税务总局 新疆人民政府 新疆税务微博
本站热词: 减税降费 个税 增值税 小微企业 发票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媒体

“税润天山70载”系列报道(二)七秩初心如磐 聚力治税兴疆——新疆税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巡礼

  1949年,新疆财政赤字高达99.7%,税收总额还不够机关开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之初,人们戏称新疆“轻工业”是弹棉花,“重工业”是钉马掌,“第三产业”是烤羊肉串,1盒火柴能换2斤羊毛。
  翻阅70年来自治区税收相关资料,记录了新疆从贫瘠边陲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璀璨明珠的巨变。
  新疆税务人将点点税收汇聚成新疆经济建设磅礴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也折射出新疆税收巨变。第一、二代税务人背着馕和水,骑着马、驴、牦牛、骆驼、自行车、摩托车收税,税务人还面对高寒缺氧、大雪封山、洪水泥石流等威胁。有一次,原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国税局副局长依斯马依力·赛嘎力工作结束,返回时遇山体滑坡,脱险后,当看到塑料布裹着的14589元税款和税票完好无损,他如释重负。
  “一点税款,冒着生命危险,值吗?”
  几代税务人的回答是:只为了对得起头顶的国徽!
  正是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老一辈税务人穿行于天山和昆仑山脚下、塔里木河两岸、塔克拉玛干沙漠戈壁边缘的农牧区、厂矿之间,他们不仅尽责收税,更深入宣讲、讲解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新疆税收实现跨越式增长:1998年首次突破100亿元,2011年更迈过千亿元大关。与此同时,税收优惠持续赋能,催生和滋养着和田的玉石作坊、阿克苏的红富士苹果园、库尔勒的香梨园、吐鲁番的葡萄干晾房、伊犁的薰衣草庄园以及遍布天山南北的番茄加工等产业。税惠活水助力这片土地上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搭乘科技创新的时代快车,自助办税终端落户帕米尔高原,彻底终结了老一辈税务人翻山越岭“跑税”的历史。
  “营改增”全面推开,打破了行业壁垒,激发了市场活力;西部大开发及新疆区域税收政策持续发力,助力重大项目落地,推动能源基地与先进制造业集群迅速崛起。
  电子税务局与“非接触式”办税便利企业、群众办理税收业务,新一代税务人员指尖轻点,万里之外业务瞬时办结。
  多年来,新疆税务发挥税收杠杆作用精准施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中小微企业焕发蓬勃生机。税收职能亦从“管理”迈向“治理”,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和田地区核桃基地到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各族群众深刻感受到税收反哺民生成效。2009年起,国家和自治区累计投入资金逾70亿元,在保留原有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对喀什古城进行改造、加固和修缮。喀什古城保护改造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评价、成为世界老城保护改造典范。喀什古城焕新是税收助力全疆基础设施升级的缩影。
  铁路纵横延伸,高速公路穿越荒漠;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川流不息;特色林果、现代畜牧、文旅产业迅速崛起;农牧民收入大幅增长……这一系列发展成就的背后,是新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优化财政资金配置,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的成果之一。税收工作为新疆重大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等提供了持续而稳健的财力保障,助推新疆经济社会阔步向前大发展。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