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位于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帕米尔高原,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一年中有7个月气温低于零摄氏度,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被称为“生命禁区”。
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有一群税务青年干部,他们挺膺担当、冲锋在前,为国聚财、为民收税,卫国守边、兴边富民,以信念和热血书写着绚烂的青春华章。
他们,就是税务系统首次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税务局青年集体。
图为塔县税务局组织青年干部代表在红其拉甫国门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刘子龙摄
信仰之美:
“只要祖国需要、人民需要,我们无怨无悔!”
“苍茫大地、辽阔无垠,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天空,我被那辽阔壮丽的景色深深吸引了。”塔县税务局税源管理股副股长、青年干部王高峰,至今忘不了当年他从家乡山东初来塔县时看到的壮丽景色。但是没过多久,美丽的塔县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高原反应猝不及防,头痛欲裂、鼻血直流、呼吸困难,仿佛每走一步都有千斤重担压在身上。”王高峰回忆道。
这不是个例。来自青海的青年干部韩雪芳,因为高原反应,到塔县的第一天,喝了一口牛肉汤后直接晕倒了。“一开始,大家还以为汤里有毒。”韩雪芳说。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下大雪,四季穿棉袄”,是塔县气候的真实写照。高海拔、氧气稀薄、气候干燥,大风、冰雹、沙尘暴是常客。听起来简单的词汇背后,却意味着失眠如影随形,意味着流鼻血成为常态……
“我们的干部,有一半人的家乡在3000公里以外,绝大多数都得经历高原反应这一关。”塔县税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李红菊介绍,该局共有46名干部,来自15个省市,平均年龄31岁,35周岁以下青年共38人,占比82%。他们中,有的新婚不久,便背上行囊告别家人,来到了离天空最近、离家乡最远的雪域高原;有的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毅然返回高原、建设家乡;有的舍弃到低海拔地区工作的机会,扎根高原,长年坚守……
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这些税务青年为什么来到塔县、留在塔县?“祖国需要我们,人民需要我们,在这里我们无怨无悔!”采访中,塔县税务青年的回答坚定有力。他们恪守着“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工作标准更高”的信念,克服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好各项税费工作。
长期的高海拔缺氧环境,导致韩雪芳中耳发炎,耳内鼓膜穿孔,听力严重受损,一度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可手术后没多久,她就重返岗位。“这里的企业、商户、农牧民需要税务干部提供及时的税费征管及服务,我不能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缺位。”她说。
塔县“一县邻三国”——有长达8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与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因此,塔县税务局干部在完成税费工作之外,还要承担巡边护边工作。护边之路是怎样的环境:平均海拔5000米、位于雪线之上,遍布沟壑、悬崖、碎石,稍有不慎便会失足受伤;走一趟下来,嘴唇发紫、脸色发青……
面对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塔县税务局的青年们却说:“条件虽然艰苦,但一想到身后便是国土,大家也就不觉得苦了。”
奋斗之美:
“希望成为塔吉克族群众心目中的帕米尔雄鹰!”
塔县是全国唯一的塔吉克族集中聚居的边境自治县。在塔县,塔吉克族农牧民视翱翔于天际的雄鹰为图腾。“像雄鹰一样忠诚、勇敢”,是塔吉克族农牧民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我们希望成为塔吉克族群众心目中的帕米尔雄鹰!”这是塔县税务局每一个青年心中的向往。
在塔县税务局,青年干部们把忠诚和勇敢体现在税收本职岗位上,落实在每一项工作任务中。
塔县税务局办公室青年干部罗建桃,负责税收宣传工作。每年4月税收宣传月,她都要到纳税人缴费人中宣传税费政策。今年4月初,她和同事照例要前往距离塔县县城130公里远的马尔洋乡向村民宣传社保费政策。
4月的帕米尔高原,天气说变就变。在前往马尔洋乡的路上,罗建桃和同事不巧遇上天气突变。当时,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滚滚,寒风席卷着鹅毛大雪扑面而来,视线能见度不足20米,车轮不停打滑,司机师傅终于小心翼翼停住了车。可等下车一看,他们不约而同倒吸一口凉气:车子停在了倾斜成六七十度的陡坡上,车轮边就是深不可测的峡谷。大风呼啸中,山顶的石头不时被吹落下来,有一块直接砸中车窗,玻璃碎了一地。
两个小时后,风雪终于渐渐变小了,大家赶紧下车搬石头、探路、指引司机师傅开车。等坐到车上才发现,大家的鞋子和手都被锋利的石头划破了,人也变成了一个个“土人”。
听起来惊心动魄的经历,在罗建桃她们眼中却是“不值一提的日常”。塔县矿产资源丰富,重点税源企业大多分布在崇山峻岭之间。为了做好税收管理服务,塔县税务局组建了3个流动服务站,青年干部们常年穿梭在高海拔地带提供“上门”服务。塔吉克牧民放牧,春夏要转场,经常要穿行在山涧峡谷。税务青年干部组建双语税宣团队,翻越雪域冰川,把税费政策和服务送到牧民身边……
塔县很大,有2.5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最远的居民点距县城有500公里;塔县又很小,46名税务干部要负责全县4000余户纳税人、5万多名缴费人的税费征缴和纳税服务工作。“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我们只是做税务干部该做的事,尽税务干部应尽的本分。”土生土长的塔县人,塔县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哈力克·塞买提说。在风沙和紫外线的洗礼下,他看起来比同龄人“成熟”许多。
兴边之美:
“看到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塔县少数民族人口多,占人口总数的92%。多年来,塔县税务局青年集体积极投身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工作。
塔县税务局成立的“高原雄鹰”青年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走访慰问,为牧区老人送去医药物品、水果蔬菜;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尽心尽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高原雄鹰”青年志愿服务队接续帮扶了260余名孩子、近70名老人,解决300多项群众困难诉求……
少数民族聚集的拜什库尔干村、布勒布勒迭村,是塔县税务局定点帮扶村,曾经是深度贫困的村落。为了帮扶这两个村子,10多年来,塔县税务局青年集体先后派出40余人次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
塔县税务局纳税服务股股长帕丽马·米尔扎,曾担任过布勒布勒迭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她手上一本边角已经磨得发白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那段难忘的经历:艾孜买提家的庭院该翻土了,记得送蔬菜籽;吐尕依老人的药快吃完了,明天去县城买药……
笔记本里注明2023年7月的一页上,贴着一张皱巴巴的便签。这是帕丽马·米尔扎手绘的手机代开发票流程图,箭头旁用拼音写着:给萨尔达尔大叔看,点这里选“劳务报酬”……驻村760多天里,帕丽马·米尔扎坚持每天都到老乡家里走访慰问,每家每户的家常琐事都成了她心里的牵挂。
40多岁的村民阿米娜·阿力甫独自抚养3个孩子,经济压力一直很大。每个月,帕丽马·米尔扎都会去她家住上几天,帮忙添置桌椅、被褥、衣物等生活用品,辅导孩子们学习。寒来暑往,她成了阿米娜·阿力甫口中的“亲妹妹”。现在,只要帕丽马·米尔扎走进家门,孩子们都快乐地扑进她怀里,兴奋得直喊:“小姨来了!小姨来了!”
这些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支持下,在包括塔县税务局青年集体等在内的政府部门的帮助下,两个定点帮扶村的农牧民掌握了雪菊、玛卡等高原经济作物的种植技术,实现户均年增收5000元;安居房实现通水、通电、通路,村民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安装太阳能路灯200余盏,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面对记者,帕丽马·米尔扎自豪地说:“看到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采访结束时,被暮色笼罩的帕米尔高原格外美丽,塔县税务青年们有了新的打算:帕丽马·米尔扎的笔记本上,新记录着3户牧民准备办理税务登记、开具发票等办税需求;韩雪芳带着梳理好的税费政策双语解读手册,准备给之前约好的边境企业做政策辅导;罗建桃拿着提前梳理好的涉农税费政策,准备到村民家中辅导社会保险费的缴费流程……
越是经历风霜,越能绽放出生命的壮美。雪域高原上,这支年轻的集体如同在风中绽放的帕米尔雪菊,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闪光的青春“税”月里无畏风雪,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