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30日,以“共商亚欧合作 共享丝路繁荣”为主题的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商博会)在乌鲁木齐举办,来自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余家企业代表聚集新疆,拓展经贸交流合作广阔商机。
作为商博会的“贴心伙伴”,国家税务总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今年再次将税务服务融入展会全过程,通过在展馆内设立税费服务驿站、组建双语“青年志愿服务队”、发放《税费服务手册(中英文版)》和《中亚五国税收热点问题百问百答》、配备自助办税终端等方式打造“一站式”服务阵地,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参展商和消费者的涉税需求,助力释放商博会“磁力”效应。
“我们结合往届商博会企业的涉税需求,提前谋划,今年全面升级了《税收服务手册(中英文版)》。手册除了涉及跨境交易税收政策、出口退税办理、预提所得税计算等参展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还新增了离境退税业务和‘即买即退’服务流程介绍相关内容。”新疆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处副处长吐尔逊艾义·伊明介绍。
商博会期间,展馆周边配套服务也迎来客流高峰。新疆税务部门通过实地走访摸排,并结合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周边餐饮、酒店等商户近年来商博会期间的用票情况和经营现状进行大数据评估,全方位做好发票供应等保障工作。
距离会展中心仅2分钟车程的新疆红光山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希尔顿酒店分公司,客房预订量在6月上旬就已接近饱和。“每次税务部门都能想到我们前面。”酒店财务负责人甘世兰说,“考虑到商博会期间酒店入住人数较多,开票需求增加,税务部门提前介入,为我们提供充足的发票,还及时提醒涉外业务的税收风险,如外籍客户住宿发票的汇率换算、跨境支付的代扣代缴义务等,让我们在应对展会客流压力时更有准备。”
作为中国—亚欧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博会已蜕变为展示新疆风土人情、特色产业与前沿科技的一张“亮眼名片”。越来越多的企业敏锐捕捉到其中机遇,将商博会视为产品首发、项目首展、品牌首秀的舞台。
连续5届参加商博会的新疆蓝山屯河聚酯有限公司,这次带着“明星产品”登场。展位上,PBS、PBAT等生物可降解聚酯材料及高阻隔PET薄膜等展品整齐陈列,吸引不少客商驻足观看。
商博会开幕前,当地税务部门主动上门问需,结合企业参展产品的出口特性,辅导“一带一路”跨境税收政策、上下游产业链税收优惠政策等,并针对部分国家税收政策频繁更新的情况,提醒企业在签订跨境合同时,明确税费承担条款,避免因政策变动导致成本增加。
“税务部门的个性化服务,让我们拓展国际市场更有底气。”公司财务负责人敖志军表示,今年以来,企业出口贸易额已突破2.6亿元,同比增长13.01%,成功办理出口退税4100多万元。
白俄罗斯明斯克第一乳品厂是首次参展的外国企业。由于对中国税费政策与服务流程不熟悉,公司参展团队一度忐忑不安。“《税费服务手册(中英文版)》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问题。手册里,企业参展涉及的税费政策、办税流程等内容条理清晰,重点内容标注醒目。”第一乳品厂的参展负责人安东·卡列尼克说,“现场服务的税务干部不仅十分专业,俄罗斯语也说得很好,我们交流很顺畅。”
“我们计划将白俄罗斯的优质食品引入中国市场,在税务干部的辅导下,如今对两国税制、税收协定都有了深入了解,能更加专注地投入业务洽谈。”安东·卡列尼克表示,乳品厂在商博会上与多家中国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有望让更多中国消费者品尝到来自白俄罗斯的醇厚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