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一定要仔细,不要有疏漏,再把发货地址核对一下。”说话的是新疆精河县西域杞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朱虹美。近几日公司生意红火,仓库里10余名员工在朱虹美的协调下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一箱箱枸杞、红枣等干果已经分类打包好,等待发往全国各地。
朱虹美是一位来自湖南的90后“湘妹子”,也是精河县西域杞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先后被评为最美新疆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岗位能手。
2013年,大学刚毕业的朱虹美来新疆旅游,她偶然品尝到了精河枸杞。“糖分含量高、颗粒饱满、营养丰富并且价格便宜,这么好的枸杞如果能推销到内地,一定很有市场。”她对精河枸杞一见钟情,萌生了做枸杞生意的想法。当年年底,朱虹美就在网上开设了一家新疆农家干果特产专卖店,开始了在新疆的创业之路。
“刚开始,我对市场行情不了解,对政策信息不掌握,销量很是惨淡,几乎以为自己的创业梦就要化为泡影了。”提及来新疆创业之初的艰难,朱虹美五味杂陈,对于有着四次创业失败经历的她而言,背井离乡的第五次创业已是孤注一掷。
朱虹美深入研究市场后发现,精河本地种植枸杞的农户很多,但加工企业很少,本土自有品牌更少,单纯销售枸杞干果的销售模式太单一,无法打开销路。2015年,她创办了精河县西域杞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用“电商+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主打绿色有机品牌,自主研发加工枸杞切糕、枸杞粥等枸杞健康养生食品。
然而,由于前期投资较大,资金十分紧张。“在这个关键时刻,经过税务部门的辅导,公司享受到近5万元的小微企业税费优惠,顺利挺过了困难的起步阶段。”说起税费优惠的帮助,朱虹美至今难忘。
在得知朱虹美的创业事迹后,当地税务部门主动上门宣传创业就业相关税费优惠政策,手把手辅导她纳税申报、开具发票等操作。“税务部门帮我解决了创业路上的许多政策和业务难题,让我鼓起莫大的信心和勇气。”朱虹美说。
经过6年的市场开拓、团队建设和技术升级,善于学习和钻研的朱虹美已在枸杞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如今,公司年销售额达400多万元,员工从最初的3名发展到30多名,产品从早期只卖枸杞干果发展到现在经营30多种枸杞衍生品。生意越做越红火,朱虹美把远在湖南的父母也接了过来,从此在新疆扎下了根。
“创业这些年,我们赶上了国家接二连三的减税降费好政策。”朱虹美介绍,从加工农产品免税到2019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再到支持疫情防控的税费优惠政策以及现在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都让她感受到国家对创业者的大力支持。“目前,我们公司已累计享受税收减免50余万元。”谈起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带来的帮助,朱虹美细数着享受到的税收“红利”,感慨万分。
创业成功后的朱虹美,不忘带动更多杞农增收致富的初心。她身兼“电子商务科技特派员”,与当地政府部门共同组织了“全民电商,万人直播大赛”。直播带货一年来,她的抖音粉丝从300人涨到了12万多人,实现了产品线上线下销量的双丰收。精河县西域杞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动吸纳当地“60后”和“70后”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技工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农产品零食加工技能培训。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沉下心来,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吸引更多人听着驼铃游丝路,了解新疆并爱上新疆,为乡村振兴和助推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朱虹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