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税务系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奋战在疫情最前沿的“白衣天使”,无法直接与病魔进行殊死搏斗,却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疫大军”,在“战疫”阵地上勇于“出列”,以一己之力发出微弱荧光,化为照亮黎明前黑暗的点点星辰。
我是转业军人,请求“出列”
这个春节,你见过乌鲁木齐凌晨六点的样子吗?清冷的街道上,天空中的星星点点努力汇聚在一起,迎接第一缕阳光。
正月初十凌晨六点,国家税务总局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税务局干部何龙海,戴上了他转业后封存了12年的棉军帽,赶在七点前跑步来到了集合地,加入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志愿者队伍,成为水磨沟区税务局第一批自愿报名前往乌拉泊检查站开展志愿服务的“抗疫战士”。
乌拉泊检查站是外地车辆进入乌鲁木齐市区的主要途径,地处风口,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犹如刀割。何龙海主要负责对进入车辆进行登记,检查驾驶人和乘车人身份证件,并进行体温测量,对符合进入条件的车辆消毒后放行,对不符合进入条件的外地车辆做好劝返和解释说明工作。
由于工作场所是临时搭建的,冻了四个小时换岗后,他的双腿已经麻木僵硬。尽管心中清楚“抗疫”工作相当艰苦,但他还是选择放弃“宅”在家中的安逸,第一时间响应号召请求“出列”,毅然走向这场“战疫”的前线,为首府城市的安全贡献一份力量。在何龙海看来,自己曾经是军人,现在是税务人,这种特殊时期正是国家和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
“我必须争当疫情防控战线上的排头兵,为打赢这场‘战疫’出一份力。现在只是黎明前的黑暗,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尽一份力,必能迎来战胜疫情的那一天!到那时,我们终将摘下口罩,微笑相见。”这是何龙海许下的心愿,亦是每个人的心愿。
同心社区“访惠聚”工作队的“防疫”十二时辰
每天一睁开眼,张弘第一时间就翻看手机上最新的疫情防控工作数据和政策指示精神,并快速在脑中勾勒出当天的工作安排和注意事项,一一写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上。
疫情当前,连轴转了十多天,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争分夺秒地做好全面摸排、安抚情绪、知识宣讲、服务群众等各项防控具体工作,这是首府各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真实缩影。张弘所在的国家税务总局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税务局驻米东南路片区管委会同心社区“访惠聚”工作队也在此时化身为奋战在防疫一线的“战士”,所有人每天一早简单洗漱后就从宿舍匆匆赶往社区办公,开启当天的“防疫”十二时辰。
巳时(9:00-11:00):为隔离家庭送上生活必需品,并帮助他们清理垃圾。
“谢谢你们送来的蔬菜、水果和药,每天都麻烦你们,真不好意思啊,你们自己也多注意防护。”这是工作队员皮丽扎提·艾力西收到的“感谢”短消息。为了尽量减少小区居民外出,工作队员纷纷化身为“贴心管家”,按照居民的电话或微信“订单”,买好相关物资送到居民家门口,还提供垃圾清理服务。这些天下来,大家收到了不少来自居民们的“感谢语录”。

税务人员为居家观察居民上门送菜
午时(11:00-13:00):宣传疫情防护知识。
“亲爱的居民朋友,在疫情期间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勤洗手、多通风、少出门,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要及时上报就诊……”工作队利用小区广播、便携音响做宣传,并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横幅等,大力宣传防疫知识,提高居民防护意识,鼓励他们正确合理地面对此次疫情。
未时(13:00-15:00):记录居民体温。
“体温36.5℃,正常,继续在家做好自我隔离,有什么事随时联系我们。”张弘挂掉电话做好登记后,抓紧时间扒拉两口饭,又拨通了下一个居民的电话。他与其他工作队员每天都要把小区里居家留观的人员挨个打一遍电话,逐一做好健康登记和体温变化记录,一天下来重复的话说了好多遍,但每一次正常的体温数据都让他们安心许多。
申时(15:00-17:00):为隔离家庭人员做心理疏导。
“阿姨,您不要太担心,现在党中央对疫情非常重视,各地方也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我们一定能共克时艰,你们要有信心,我们一起加油。”这是工作队员美日阿依·艾合太木为隔离人员做心理疏导的暖心瞬间。工作队员在为隔离家庭提供生活服务的基础上,也没有忽视心理上的关心保护,时刻关注隔离人员心理动态,及时沟通疏导。
酉时(17:00-19:00):给辖区商户、过往车辆、公共区域消毒,并向居民发放消毒水。
“太感谢你们了,每天都到店里来帮忙消毒,还帮大家解决了大难题。之前小区里许多人都发愁买不上消毒水,还好有你们,和商家联系免费给大家发放消毒水,真的是太给力了!”商户老板杨坤对工作队员田济民和袁叶芸说。为确保消毒措施落实落细,工作队对商户、过往车辆、公共区域进行消毒,还联合辖区商户向居民免费发放了近1吨配比好的消毒水,尽最大可能为居民做好服务。
戌时(19:00-21:00):检查商户门岗的防疫安全工作。
“杨师傅,近期你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这大门口是防疫的‘第一防线’,你们要确保测量记录好来往人员的体温,出现异常状况及时联系社区。”工作队员艾沙·艾尔肯仔细叮嘱门岗的安保人员。工作队以各网格党支部为依托,及时掌握重要门岗的人员车辆流动情况,定期检查商户楼栋内的消防设施、地下室等区域,确保防疫期间无安全隐患。
亥时(21:00-23:00):上报汇总当日工作进展。
“各组汇报一下今日工作开展的情况,检查是否发现问题?”“后期各组还是继续按照分工做好防疫工作,‘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严守防控区域,对群众解释一定要有耐心,大家也要注意做好自身防护,遇到问题随时联系。”社区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张弘每天都要重点强调防疫要求,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子时(23:00-01:00):做好健康登记,掌握辖区动态。
“辖区内有5个小区,1174户居民,每天要对5147人做好体温测量登记,了解其健康状况,这些数据就像风向标,是个细致活儿,马虎不得。”夜色已晚,为了将工作做细做全,回到办公室里的工作队员孙朝鑫认真翻看整理当日的健康记录情况,其他工作队员也各司其职,汇总数据,总结当天的工作。
丑时(01:00-03:00):定时定点做好门岗值勤。
“您好,新年好,请出示一下您的出入证明,您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居住本辖区哪一栋楼?”当日值勤的工作队员南淼正在询问从外面驶入的车辆。工作队与社区干部1小时一轮岗,24小时不间断,对进出车辆和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出入登记,并再次宣传强调防疫措施。
凌晨3点以后,一天的“防疫”工作渐渐步入尾声,陆续回到宿舍的工作队员们在手机上定好各自的轮岗“闹钟”,倒头就睡了过去。
这个春节,我跟妈妈并肩“战疫”
“对不起了,女儿,医院现在需要妈妈,疫情结束后我就回乌鲁木齐看你,看看我的乖女儿,你在社区一线也要做好防护,多给居民宣讲正确的防疫知识,千万照顾好自己!”新疆伊宁市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生玛依努尔·苏力旦早晨九点给女儿木尼热·哈力木拉提发了一条语音微信后,就换上了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等再看手机已是换班的时间,一天下来,防护服里的她已经汗流浃背,但看见微信里女儿的回复,“我很好,妈妈,一直在忙,你是我的骄傲!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她眼角的皱纹里泛起了一丝欣慰。

税务人员通过视频连线安抚和鼓励隔离群众
作为已经在“访惠聚”工作队第三个年头的“资深队员”,木尼热·哈力木拉提每天都奔走在辖区“一线”,入户造册、精准摸排、登记进出车辆人员、消毒公共区域、为隔离人员购买生活必需品、倒垃圾……听到妈妈发来的语音时,已经是好几个小时过去了。
每天互报平安,是她和身处“抗疫”一线的妈妈说好的“约定”。木尼热·哈力木拉提赶紧回了信息,尽管自己已经27岁了,但在母亲眼里始终是个孩子,社区工作也是基层一线,每天接触的往来人员多,要处理的事情繁杂,更是控制疫情蔓延必须守住的“阵地”,为了让年近六旬的母亲安心,她总是把自己的忙碌一句带过,更多的是担心母亲在医院的情况。
“女儿,今天还好吗?”
“一切都好,妈妈,你多注意身体。”
“女儿,今天身体有些透支,妈妈不等你回复,先休息了。”
“妈妈,我很好,你千万保重身体,别忘了疫情过后还要来看我的约定。”……
隔着时空,简单的几句话每天维系着并肩“抗疫”的一对母女对彼此的思念。木尼热·哈力木拉提说,这个特殊的春节让许多团聚都延期了,但隔离病毒没有隔离爱,妈妈的微信就是自己克服困难的动力。
在她看来,这个特殊时期,有无数像妈妈一样的“逆行者”,正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救死扶伤第一线,作为“访惠聚”工作队里的一名税务干部,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拼尽全力做好分内事。
冬已尽,春可期。这些新疆税务系统里“C位”出列的“抗疫”战士们,正在为了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逆行而上,默默付出着,奋力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