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新疆税务局联合新疆公安、海关、人民银行构筑一体化格局,实施团队作业,形成打击合力,对涉案出口企业某公司开展发票流、货物流和资金流全链条式调查取证,查实该企业骗取国家出口退税4000余万元,成为新疆范围内最大的出口骗税案件。
信息搜集,做好准备。以税收大数据平台为支撑,集成税务金税三期、进出口退税审核、电子底账、增值税风险管理等系统和海关电子口岸系统信息,整合上下游162户企业的关联数据,制定涉及74项指标,3105条信息的全面统计表,实现所有申报出口退税货物信息的一一对应。
现场突击,查获“黑账”。联合公安经侦支队对涉案企业进行数据采集,首次运用税收执法箱对现场执法进行全程拍摄,查获大量财务会计纸质资料,固定了企业账簿、报关等涉税证据。立即开展数据报表核查,发现涉案企业存在随意调账、数额不符等问题。在已掌握证据基础上,对涉及报关单上的运输方式、集装箱号等重要信息的2万份备案资料进行核实,确定外调方向。
外围追踪,锁定证据。联合公安部门前往代理报关行和监管库,查证查实外销合同造假、监管库信息造假、实际货主造假等出口业务虚构事实;委托专业翻译机构翻译涉案企业俄文外贸出口合同,发现买卖双方名称、地址、双方装运口岸和目的地地址、合同商品名称等诸多不符的问题。对与该公司有关的新疆3家货代公司、5家运输公司、4家报关行实施外调,收集真实装箱单据,经核查,确认其货物交易均与该涉税企业无关,取得更多涉案企业“配单”骗税证据。
深查资金,坐实行为。在人行反洗钱部门的协调下,对涉及的商业银行账户信息及部分关键原始单据进行核实取证,确定了4249万元的资金回流。在外汇管理部门、新疆边防大队的配合下,提取查证外商入境信息,证实企业伪造外籍人员出入境记录进行虚假结汇4247万元。与河北、江苏税务机关展开连读,取得银行交易和关键人物身份的信息反馈,确认4500万元的资金回流。
部门联动,效应突出。该案是近年来新疆查处的最大骗税案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随着新疆对外贸易的增多,犯罪分子不再以简单的伪造单证直接骗取税款,而是从发票开具到购汇,再到申报退税各环节连环配套造假,一系列单证和环节都由专人分工协作,犯罪手段社会化和协作化,增加了侦破难度和成本。此案不仅引起税务、公安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引起海关、人行、外汇管理等部门的重视,为加强后期出口监管,打击骗税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