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热潮涌,项目建设正当时。截至11月3日,伊犁州直1127个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已开工1061个,完成投资571.3亿元,一批关键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税务总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税务局锚定重点项目建设关键节点,以政策红利为支撑、以精准服务为抓手、以税收职能为依托,将“税动力”注入项目建设全链条,为暖冬添温、为粮仓固本,让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在巩留县安康热力有限公司,第三热源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机械轰鸣,混凝土泵车不间断作业,工作人员分工有序,摊铺水泥、抹平地基、捆扎钢筋。
“项目配套的6000平方米封闭式煤库和2000平方米封闭式渣库已经建设完成,现在第三热源准备增加一套160型锅炉,建成后可新增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惠及3.5万居民。”安康热力法定代表人蔡锋说,“我公司在供热项目立项、热力管网建设及运维等环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根据项目进度不定期对工程预算编制、安全生产执行、物资采购合规性等关键领域开展自查自纠,识别潜在的风险点,筑牢合规经营的底线。”
作为热力生产和供应企业,巩留县安康热力有限公司在设备技术升级、产能优化提升过程中面临个性化涉税需求,伊犁州税务局依托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对企业发票数据、纳税申报情况进行梳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向企业推送办税提醒,协助企业从规范建账、依法申报等方面合规处理税费业务。同时,针对供热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开展靶向辅导,帮助企业掌握政策适用条件,规范涉税操作流程。
“诚信纳税是企业发展的立身之本,税务部门的全链条辅导,不仅帮我们理清了供暖相关税收政策边界,更节省了冬季供暖关键阶段的办税时间成本。无论是线上涉税咨询的及时回复,还是针对涉税事项线下专项答疑,都让我们感受到税务服务的温度与效率,更加坚定了我们规范经营的初心。”蔡锋说道。
在为民生保障类项目提供服务的同时,税费政策的支持也延伸至农业产业发展一线。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其中的玉米种子则是我国第一大农作物种子品类。作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企业,伊犁金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正以高产玉米制种核心基地为支撑,着力打造一个现代化玉米种业项目,总投资达1.2亿元。该项目已建成两条超大规模玉米种子生产线,并于今年8月正式投产,产品远销内地,预计项目达产后可年产玉米种子3万吨、产值达到6000万元。
“我们种业的每一次产能升级,都以税务合规为‘压舱石’。”公司法定代表人张银宝介绍说,“从两条在建生产线的发票管理到制种环节农资采购的税费核算,公司坚持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在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过程中,也会同步开展涉税风险自查,把潜在风险‘掐灭’在源头,让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的每一环都踩准合规节奏。”
伊犁州税务局聚焦种业发展特点,依托征纳互动平台推送跨区域销售涉税风险指引,详解发票开具、税款缴纳等实操要点,根据企业经营、当前用票、纳税申报、种子出口等情况进行“滴灌式”辅导,为企业答疑解惑,帮助其及时排除风险,提升合规经营水平。今年以来,该企业已享受小微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减免121万余元。
从田间制种的政策享受,到市场拓展的合规经营,伊犁金丰源种业以税务合规为“发展底座”,在税务部门的帮扶下,将税费红利转化为种业创新与规模扩张的“双引擎”,既守住了企业经营的“合规底线”,更蹚出了一条现代农业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立足地方发展实际,紧扣重点项目建设关键环节,伊犁州税务局将持续以全周期服务跟进、全链条政策支撑,不断优化升级精准化政策辅导、前置化风险防控等举措,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为地方经济稳步提升注入更多税务动能。(丁淑文、代强伟)

新公网安备:65010202000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