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岁物丰成。“绿秆”扶荡挂蒴果,“红串”鲜亮坠满地,“金豆”肥硕隐待收……九月的石河子,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更是一首充满丰收喜悦的诗。在这个“诗情画意”的季节,国家税务总局石河子税务局始终坚持靠前服务,精准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精细开展纳税服务辅导,为实现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增添“税”动力。
绿秆秆“结”出农民增收“籽”
“眼下这片芝麻地的长势真是喜人啊。”路过的农户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在石总场双泉集三连的芝麻地里,芝麻秆子又粗又壮,一棵挨着一棵随风扶荡,叶片摩擦“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消息。凑近仔细一看,芝麻蒴果从秆子的中下部一直到顶上,结得满满当当,压弯了枝头。
“我们采用‘66厘米+10厘米’精量点播方式,通过科学的水肥管理体系,芝麻枝干粗壮,现在已经能从蒴果缝里瞥见一排排小芝麻粒了。今年9月预计每亩采收250公斤,每亩实现利润2000元,收益相当可观。”石总场双泉集农户王建伟笑着说道。
金秋时节,石河子税务局组织业务骨干梳理归集农产品自产自销免税政策手册,组建“助农税宣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一对一开展税费优惠政策宣传,手把手教农民用“电子税务局”APP代开农产品发票,以贴心的服务助力农民的钱袋子“节节高”。
红串串“串”起农民甜蜜“果”
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三团田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生番茄的酸甜。抬眼望去,一辆辆番茄采收机在田间穿梭,不断将田中番茄连根拔起,通过抖动、筛选、运输、喷吐等方式,一颗颗鲜红的果实随之被传送至同行的卡车车厢里。
据了解,一四三团依托于独特的地理优势,生产出来的番茄不仅红色素含量高,而且甜度突出、风味浓郁、饱满多汁,市场认可度较高。今年,该团通过“企业+订单+种植户”的种植模式,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强化产业链式协同,带领农民致富增收。
“今年在连队种植模式的帮助下,我不用再为番茄销路发愁,预计能卖18万左右。”一四三团农户石红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我们团的职工签完收购合同就涉及开农产品发票、纳税申报等一系列问题,税务干部来团里给职工讲解农产品发票的开票流程、佐证材料、注意事项以及存在的涉税风险点,帮团里职工节省了不少的时间,也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秋收采收中。”一四三团十七连党支部书记、管理委员会指导员詹义明说道。
沙土壤孕育农民致富“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七团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全年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以肥沃沙质土壤为主,土地透气性好,为花生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在一四七团田埂边,看着采收工人拔出的一株株花生植株,茎秆粗壮、分枝多,轻轻抖落花生根部的泥土,一颗颗花生圆润饱满,鼓鼓囊囊地坠满整个根部。
“我们通过北斗导航机械化精量播种、灌溉水肥精细化调控、测土施肥等技术,实现了一水一测、精准管理,将种植成本控制在1600元以内。”石河子市十户滩镇惠利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黄世平介绍道,“今年我们花生高产创建示范田实测亩产高达803.4公斤,创下新疆花生单产纪录,如今这些藏在泥土里的小金豆,已然成为我们的‘致富宝典’。”
为让丰收的喜悦更添“稳稳的安心”,石河子税务局始终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需求为导向,为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讲解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农业生产资料免税等税费优惠政策,详细解读农业专业合作社隐藏的涉税风险点,帮助纳税人清晰划分初加工和深加工的概念,避免纳税人出现因混淆政策适用范围将农产品深加工错误认定为免税项目的涉税风险。
下一步,石河子税务局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优势,以税费优惠落实为抓手,以精细纳税服务为桥梁,以税企互动为纽带,开展全链条、个性化涉税辅导,着力解决各项涉农税费问题,为农民增收、农企增效、农业发展注入“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