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绿,草木荣发。在新疆阿克苏,企业生产车间一条条生产线正在全速运转;小麦田间一架架植保无人机来回穿梭进行喷洒作业;养殖区的工人正在喂养油鸡……国家税务总局阿克苏地区税务局不断延伸服务触角,让税惠红利精准滴灌、税费服务提档升级,持续助力产业发展。
标签管理解决燃眉之急
在新疆亨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条条生产线全速运转,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布、印染布等产品,这些产品深受国内市场的欢迎,主要销往本地企业、浙江及广东等区域。
据公司法人杨嘉立介绍,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质效,该公司今年4月份购入了智能针织机设备,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当前产能较去年月300吨可达到月600吨,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因前期的投产加之需要购买智能装备,公司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税务部门在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辅导税费优惠政策,并从我们发起退税申请到资金到账进行实时辅导,2025年以来公司享受留抵退税508余万元。”新疆亨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振红说。
为助推纺织企业发展,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建立“行业+规模”分类管理机制,对纺织企业实施标签化管理,精准识别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针对性辅导与精准化推送,并同步提醒企业在享受税费优惠政策时的风险事项。
“相信在税务部门的辅导和风险提醒下,我们公司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新疆亨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杨嘉立说。
上门辅导赋能田间管理
在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米吉克乡的冬小麦农田上空,一架植保无人机正进行营养液喷洒作业。
种植户吾斯曼・肉孜通过遥控器设置航线后,无人机自动完成近地飞行、变量施药,1小时就能完成150亩的作业量。
“以前人工打药,全家得从早忙到晚,背着打药机特别累。现在用无人机打药,一个人一小时就能搞定100多亩地,小麦长势好,我们特别满意。”吾斯曼・肉孜说。
与传统人工作业或地面机械相比,省时、省人工、省钱的无人植保机,备受农户青睐。税务部门聚焦近期涉农企业及合作社购买农机、农具等方面需求,及时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针对农机购置增值税减免、农业生产资料免税等优惠政策,进行精准宣讲,让涉农企业轻装上阵。
“购买无人机和水肥一体化设备时,税务工作人员主动提醒我们享受相关增值税减免政策。去年我们享受了86.22万元的增值税优惠,省下的钱正好投入到后续技术升级中。”拜城县富裕丰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赵得领感慨道。
定点推送助力产业发展
走进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油鸡生态养殖区,农户们在养殖小院里悉心照料着油鸡。
近年来,拜城县大力发展油鸡产业,建成6500亩生态养殖林,运用全基因组测序等先进技术,油鸡核心种群从2.2万只增至4.7万套,保种纯度达100%。如今,油鸡存栏量达83.4万只,原种存栏53.4万只,当地构建“企业供种苗+农户代养”模式,建成15个资源生态养殖区、养殖小院,10余栋保种舍、种鸡舍,年孵化鸡苗400万只。
在油鸡产业发展过程中,税收部门深入油鸡养殖一线调研,针对油鸡产业涉及的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定点推送产业使用的自产自销农产品增值税减免等政策,辅导企业和农户的发票开具流程。
“通过税务工作人员的辅导,现在我们对税收优惠政策很熟悉,还能熟练开票,去年减免的2.34万元税款我们已经投入到扩大养殖规模上。”拜城县良耕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吕选良说。
与此同时,税务部门还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机制,为油鸡产业重点企业和农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及时解答纳税申报、发票开具等问题,通过税收助力,为油鸡产业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