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地处天山北麓的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托里镇,田间地头成片的枸杞树郁郁葱葱,鲜红欲滴的枸杞挂满枝头。“因地理和气候优势,我们的枸杞皮薄肉厚、粒大饱满、含糖丰富,备受消费者青睐。”在托里镇吾夏克巴依西村鲜果加工厂内,村党支部书记妥言明脸上满是喜悦,“我们刚采摘下的枸杞鲜果通过冷链锁鲜技术后,分销至江浙沪地区,每公斤能卖到150元左右。”
妥言明口中的冷链锁鲜技术来自翊持先进冷链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黄维唯介绍,在新疆考察精河枸杞时,萌生了利用冷链技术运输枸杞鲜果到全国各地的想法,助农抢“鲜”机。“我们希望通过先进的休眠保鲜技术,延长枸杞鲜果的维持日数,让枸杞鲜果和干果一样被端上全国各地的餐桌。”黄维唯说。
从新疆精河到江浙沪地区,枸杞鲜果仅需4天时间便能上市售卖。“来新疆旅游,途经精河县品尝了枸杞鲜果,味道很不错,临走时才下的订单,我还没返程,家人已经收到了枸杞鲜果。”来自上海的游客张婉婕说。
如今,精河县枸杞产业打破传统,以“鲜”做文章,新疆杞明星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公司看中枸杞鲜果市场发展前景,推行枸杞鲜果直销模式,引进枸杞锁鲜设备,加强与航空公司、冷链库、物流企业的合作,力争在短时间内让枸杞鲜果‘鲜’达全国。”公司财务负责人杨磊介绍,企业转型升级的路上少不了包括税务部门在内的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今年我们累计享受税费减免2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扩建鲜果分拣厂房的资金压力,现在枸杞锁鲜生产线每天的产量达4吨左右。
据悉,精河县税务部门以特色产业集群特点和行业经营问题需求为导向,深入辖区企业、合作社走访问需,针对税费优惠政策、税费业务办理进行重点辅导,助力枸杞企业扩产增效、健康发展。
从“田间”到“舌尖”,“小红果”不仅开启精河枸杞“鲜食代”,也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金粒粒。
走进精河县振杞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忙着对刚收购来的枸杞鲜果进行加工处理。“眼下正值枸杞成熟上市季,吸引了不少客户前来订购,每天加工出来的1000多盒枸杞鲜果都销售一空。”合作社负责人杨震介绍道。
今年年初,杨震瞄准鲜果市场,成立了以鲜食枸杞加工销售为主的合作社,建有鲜果冷却间、鲜果分拣车间、鲜果保鲜库,实现枸杞种植、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谈及增收致富路上的税务助力,杨震说,合作社刚成立时,对税费政策、业务操作一头雾水,好在有税务部门举办的“开业第一课”,详细讲解税费政策,手把手辅导涉税业务办理,还发了包含纳税信用预警和税务风险防控指引在内的税费服务手册,让合作社能够安心经营。
精河县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围绕枸杞产业相关政策制定“服务清单”,聚焦合作社、农户办税缴费诉求,落实“直享诉办”机制,从登记落户、发票领用,到政策辅导、“税银互动”,实施全流程、全链条服务监管,及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类涉税问题,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应享尽享。
目前,精河县枸杞种植面积达10.92万亩,培育枸杞种植合作社25家、枸杞加工企业15家,电商企业47家,先后成立了3家鲜食枸杞加工合作社以及2家鲜食枸杞加工企业,年加工枸杞鲜果10余吨,年产值达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