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哈萨克族刺绣的真皮提包、带有羊角花图案的毡帽、点缀着毡片的丝巾……创业8年来,“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萨克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乌鲁木齐县胡拉莱民族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哈提玛·艾乃都,带着哈萨克族“绣娘们”的刺绣作品,一路从水西沟冰雪运动特色小镇的手工艺品展馆,走到了第二届“金针杯”中国传统工艺刺绣大赛,逐渐把民族传统的“指尖技艺”发展为走向世界的“指尖经济”。
在哈提玛·艾乃都看来,合作社一路的成长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用心守护。回想起与税结缘的点滴,哈提玛·艾乃说:“一开始我对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等操作不太熟悉,多亏了税务人员帮助,逐渐掌握了相关操作。”
今年10月,哈提玛·艾乃都受聘担任乌鲁木齐县税务局税收义务宣传员。不到2个月时间,她的合作社就逐渐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税费服务驿站”,她不仅向大家宣传税费优惠政策,还时常帮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村民办理涉税业务。
从1个人独挑大梁到拥有20个哈萨克族“绣娘”,合作社目前生产的民族手工艺品已超过30种,不仅在新疆有经销商,在苏州、杭州、广州等城市也有合作伙伴,一些产品还销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在近期开展的一场非遗文化手工艺品交流研讨会上,哈提玛·艾乃都与8家企业代表交流刺绣经验的同时,主动宣讲起税费优惠政策和最新推出的服务举措。
“2023年以来,在税务人员的辅导下,合作社累计享受各类税费减免6千余元。金额虽然不多,却是‘真金白银’的关怀。”哈提玛·艾乃都表示,下一步要通过打造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结合旅游产业推广刺绣文化,带领更多姐妹就业,用巧手绣出幸福生活。
乌鲁木齐县金秀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古力奴尔·马旦在交流中了解到,为解决辖区内偏远乡镇纳税人缴费人实体办税成本高、线上办税不熟练等问题,税务部门推出了集税费政策宣传、税费业务办理、线上办理操作辅导和疑难问题远程协助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微厅”服务,可以办理代开发票、发票申领、税费申报、税务登记信息变更等164项业务。
“以前嘛,偶尔需要代开发票的时候,来回路上需要不少时间,现在有了‘移动微厅’,在网上发起申请,就能及时把纸质发票送到我们手里,而且‘移动微厅’里还配备了很多终端设备,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实际问题,太方便了。”古力奴尔·马旦说。
目前,乌鲁木齐县共有20多户从事哈萨克族刺绣加工销售的小微企业。乌鲁木齐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畅通非遗传统技艺企业税费服务需求响应渠道,扎实推动县域内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帮助更多“守”艺人走上更大的发展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