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5日 10:20:20 星期三 无障碍阅读 国家税务总局 新疆人民政府 新疆税务微博
本站热词: 减税降费 个税 增值税 小微企业 发票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昌吉州税务局:智慧农业铺就多彩致富路

  素有“西域咽喉”之称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率先发展的龙头。这里光照充裕、土地肥沃、绿洲连绵,是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新北道。近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昌吉州大力发展棉花、玉米、葡萄、番茄等特色农业,通过科技引擎带动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多彩致富路。
  致富有“智”:棉花铺就“白色致富路”
  蓝天下的旷野中,6台搭载着“5G+北斗导航系统”设备的大马力拖拉机牵引着精量播种机,在3000多亩棉花地里有序耕种。“4月初正是最紧张的棉花播种期,我们现在都是精量播种作业,播种均匀、深度一致、出苗整齐,一个人就可以管理1000多亩地。”玛纳斯县乐源合作社负责人张修豪和技术员一起在地头查看播种质量。
  “今年,昌吉州种植棉花200万亩左右,投入各类农业机械1.6万台次。目前棉花耕、种、收已全程实现机械化,播种质量和速度大大提升,预计4月下旬全州棉花结束春播。”张修豪说。
  “无人机、采棉机成了新宠,我们下地干活次数越来越少。我和妻子腾出手开了一家餐馆,去年合作社分红和餐馆收入加起来有8万多元,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甜。”合作社社员玉苏普伊力·喀迪尔说。
  张修豪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已有正式社员20余人,吸纳周边村镇村民就近务工186名。
  在推进科技农业发展的同时,昌吉州引进棉花“宽早优”种植新技术,加快高标准棉田建设;搭建棉花产销对接平台,通过订单生产将纺织企业、轧花企业、棉花种植合作社之间的利益紧密连接起来,推动棉花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昌吉州今年还将在每个棉花种植县市重点打造2个~3个棉花种植、皮棉加工、棉纺企业为一体的棉花产业化联合体,实现订单生产和上下游产业合作,促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出台的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对我们帮助不小,去年合作社仅增值税就减免10余万元,省下来的钱都用在了农机更新上。”张修豪说,昌吉州税务局涉农税收宣传分队经常来宣讲税收优惠政策,“有税收护航,我们的乡村振兴之路走得更稳了。”
  振兴有“方”:葡萄打造“紫色甜蜜链”
  昌吉州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有“东方葡萄酒活化石”的美誉,先后获得全国首家“酿酒葡萄认证小产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葡萄酒之都”等殊荣,独特的慕萨莱思酿造技艺被认定为新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昌吉州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打造百余公里葡萄酒产业带,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11.6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葡萄原酒供应基地之一。
  在呼图壁县西域兴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保鲜库里,工人们正在把保鲜葡萄包装外运送去加工,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该公司负责人陈旺介绍说,公司采取“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流转承包当地1500亩土地,形成了葡萄种植、冷藏保鲜、酿酒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葡萄产业发展格局。2016年公司就建立了手机APP专人专控操作模式,完善了智慧农业晶河混灌节水灌溉,通过手机APP可随时监测葡萄的长势及温度、湿度等指标。
  “智慧管理不仅让合作社节省了生产资源,也让附近农民走上了科技奔小康的路。”陈旺说。
  “以前我们自己种葡萄,一年除去成本赚不上钱。现在把土地流转给企业,企业运用科技手段种植葡萄,葡萄品质提升售价也好,现在1亩地比原来能多挣6000元。”五工台镇村民哈尼夏·阿合坦别克告诉记者。
  今年3月,昌吉州税务局开展“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春风行动”,从纳税人、缴费人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涉税难题,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2020年公司仅增值税一项就减免68万元,我们把减税降费省下来的资金用于产品的升级和技术研发,打造了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一定会带领更多的农民走上‘甜蜜’致富路。”陈旺说。
  发展有“术”:玉米种出“黄金产业”
  近年来,凭借优越的光照条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自配与生理创新团队与昌吉州奇台农场开展紧密合作,研究推广玉米高产种植技术,2020年以最高亩产达1663.3公斤打破全国纪录。绿之源农业专业合作社瞅准时机,大力引进推广全国高产排名第一的MC670玉米品种,种植面积达1.5万亩。
  奇台农场农民赵含章告诉记者:“我在外省创业受挫后回到家乡加入合作社,种植高品质玉米,一年下来总收入能有14万元。‘黄金玉米’保障了‘粮袋子’,更是鼓了‘钱袋子’。”
  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昌吉州税务局不断升级纳税服务,为其量身定做税收优惠政策辅导卡,并组建“税务护农队”,帮助合作社享受税收优惠,解决申报操作难题,助企发展壮大。
  “合作社前期资金投入很大,好在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去年减税降费节省的400万元我们都投入到了制种研发培育上。”绿之源财务负责人侯铭轩说,下一步,他们要吸纳更多农民加入,让黄金玉米产业惠及更多农户。
  产销有“路”:番茄成就美好味道
  昌吉州是新疆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之一。这里的番茄产量高、品质优、番茄红素含量高,加工后的番茄沙司、番茄酱味道醇美,已成为当地的特色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13万亩以上,占新疆加工番茄种植面积的30%。
  “今年我们镇种植了8000多亩番茄,全都按照番茄厂的订单种植,根本不愁卖。每亩番茄享受18元补贴,有惠农政策支持,我们只管放心生产。”五工台镇番茄种植大户朱建云说。
  近年来,呼图壁县抓住乡村振兴机遇,积极调整番茄产业结构,促进“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户以特色番茄实现增收。
  “公司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拓宽出口市场和渠道,通过中欧班列把番茄产品卖到欧洲、中亚。”呼图壁统一企业番茄制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侯新军介绍说,“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税务部门给予我们全方位的服务和政策支持。2020年为我们办理了100多万元出口退税,公司番茄汁、番茄酱出口外销达6137.2吨,今年第一季度销售也步步走高。”
  “昌吉州已形成了番茄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凭借上乘的品质,昌吉的统一牌、屯河牌番茄汁、番茄酱已走进千家万户,国外销量甚至比国内还好。科技兴农有力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税务部门将紧紧围绕产业兴旺、乡村振兴,落实涉农税收优惠政策,落细惠民服务举措,助力昌吉特色农产品品质更佳,味道更美,越走越远。”昌吉州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