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5日 10:20:20 星期三 无障碍阅读 国家税务总局 新疆人民政府 新疆税务微博
本站热词: 减税降费 个税 增值税 小微企业 发票
      首页  >>  新闻动态  >>  基层动态

阿勒泰税务局税收助力绘制边境村“春耕图”

  

  

  春风又绿,牛羊低吟。在被誉为“中蒙边境第一村”的新疆青河县查干郭勒乡萨尔布拉克村,正铺展开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图”。

  护青山绿水 助精准脱贫

  波拉提别克·拜山巴依正骑着新买的摩托车在草场上巡逻,四月的风吹得山坡上长出一片新绿,“春天干燥,容易发生火灾,我的职责就是定期巡视,保护这片草场不被火烧,也防止有人偷猎野兔,乱牧牛羊。”波拉提别克·拜山巴依自豪地说。

  萨尔布拉克村距离县城64公里,同蒙古国接壤,是个典型边境牧业村,全村共有可打草场3500亩,天然草场面积67万亩

  生态护林员既是精准脱贫的一条新路子,也是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的一条好路子,作为落实脱贫攻坚精准施策‘七个一批’其中之一,我们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扶持一批,充分释放生态保护红利。”国家税务总局阿勒泰地区税务局驻萨尔布拉克村访惠聚工作队第一书记张权表示,自2017年阿勒泰地区税务局包联驻村以来,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班子,积极落实国家各类生态补偿政策,设立生态护林员、草原管护员岗位,针对生态脆弱区域,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转化生态护林员5人、生态护草员6人,每人每年增收10000元2019年生态补偿受益贫困户52户177,发放生态补偿金51.37万元

  除了像波拉提别克·拜山巴依一样通过生态补偿扶持稳定增收的,地区税务局驻村工作队还积极推动转移就业扶持一批,解决好村民就业问题。

  在工作队的努力下,我们村子每个家庭至少有1人掌握实用技术或致富技能。开展铲车驾驶、烹调等就业培训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经济13户通过开办农家乐、早餐店、修理修配、理发店、刺绣店等实现稳定就业;举办贫困户挖掘机操作技术培训班,培训30人;大力推进庭院经济,引导120多户村民实现了种植、养殖和生活区的三分离。”萨尔布拉克村支部书记热苏力·胡安拜说,2019年全村已累计实现1200人次的劳动力就业转移,涉及行业包括采摘劳务、建筑劳务、驾驶、其他服务业等。

  融情办实事 帮扶心贴心

  “伊力亚斯,你好!今天家人体温都正常吗?家里消毒做了吗?村里有个发展项目需要人手,你愿意来吗?”

  “当然愿意,我现在就报名。”

  这是今年疫情期间,阿勒泰地区税务局干部马丽亚在与自己的结对帮扶贫困户伊力亚斯·巴合德力通电话,询问伊力亚斯的身体状况和生产生活情况。

  伊力亚斯·巴合德力是青河县查干郭勒乡萨尔布拉克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三口人,2019年靠家庭牲畜养殖和妻子在乡里餐厅做服务员取得了近2.5万元的收入,虽然衣食无忧,但家里的孩子面临高考,上学后家里的负担肯定会增加不少,受疫情影响,伊力亚斯的妻子不能像往常一样务工,一家人很是着急。

  恰逢帮扶干部了解到村集体使用光伏扶贫收益资金,面向建档立卡户招聘22个公益性岗位的信息,立刻告知伊力亚斯这个好消息。

  伊力亚斯通过报名、审核,成功应聘到保洁员这个岗位,“等疫情结束了,妻子和自己都有工作,加上家里的牲畜养殖,今年的收入达到4万元是没有问题的。”伊力亚斯高兴地说。“我的‘亲戚’妹妹一直惦念着我们一家人,这下再不用为孩子的学费发愁了。在家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想着下一步计划,现在机会来了,真是太好了。”  

  2020年以来,阿勒泰地区税务部门采取“方案+督战”“包村+支援”“党建+结对”等措施,成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委派党委2名副书记、副局长深入2个联系贫困村进行实地蹲点督战,抽调7名税务干部充实“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力量,充分发挥党建的政治引领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党员干部居家练好“脱贫攻坚功”,学习提升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并按照“11清”要求,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在宣传好疫情防控知识的同时帮助贫困户结合实际制定2020年增收计划,切实做到疫情期间脱贫攻坚工作不懈怠、不停步,为全系统持续接力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

  凝聚支部力 产业拔“穷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张权到萨尔布拉克村担任“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以来的深切体会,要想巩固脱贫成效,必须发展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他请教有威望的村民和相关产业专家,对接上级党委政府、扎实开展市场调研,积极申请专项扶贫资金,计划投入900万发展骆驼养殖产业,以“支部+合作社+养殖户”的模式,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带领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

  项目有了,骆驼采购价却居高不下。为了少花钱,多买骆驼,张权和村委会主任、村里的骆驼养殖能手组成考察组,先后两次奔赴哈密、内蒙古巴彦淖尔实地考察骆驼养殖基地。面对价值300万的采购大单,有的商人动起了歪心思,想私下宴请张权一行,却遭到他严词拒绝。“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我是共产党员,绝对不能让群众寒心。”

  经过多番调研对比,考察组最终以比市场价低20%多的价格买到了优质骆驼。“为了村民能过上好日子,张书记真正豁出去带着大家干,他是真正的好书记!”回想起两次考察,考察组成员、村民巴依斯汗·木拉提红了眼眶,3天3夜,累计行程5000多公里,第一书记的辛苦,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下一步我们还要紧盯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施策,稳步推进骆驼养殖产业、乳肉品加工厂等项目的落实和实施,实现我村畜牧业产品初加工及集中外销,推动畜产品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组织妇女群众发展刺绣和奶制品加工产业,积极利用电商平台做好网络线上销售,实现增收途径多元化。”提起村里的规划,张权满怀信心。

  谷雨已过,春耕正当时。在各级党委正确带领下,萨尔布拉克村民不仅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村容村貌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边境第一村正日益成长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