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当“春风”轻柔地拂过大地,春果便迫不及待地登上了“舞台”,为这片广袤的土地带来一抹清新与甜蜜。在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国家税务总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抢抓春果即将上市时节,在精准服务、税惠支持、风险防范提醒等方面同步发力,引导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合规经营,以税惠“甘霖”精准滴灌,为新疆水果注入更多“甜蜜”。
“春风”送暖 “春果第一枝”颗颗饱满
四月江南黄鸟肥,樱桃满市粲朝晖。明代农学家王象晋在《群芳谱》中称樱桃“先百果而熟”,为“春果第一枝”。它不耐旱寒,曾只属江南。但如今,在天山南麓塔里木河上游这片“塞外江南”,得益于融雪滋养,樱桃花已在河谷边盛放。
“这里有雪水浇灌、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容易积攒糖分,非常适合水果种植。为了把樱桃从大连‘请’来阿克苏扎根,我们下了大功夫,搭建了配备智能化温控、智能化滴灌等先进设备的全自动温室大棚,成功实现当年挂果,自此这里便成了‘樱桃谷’。”阿克苏冰雪蜜脆园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小平自豪地说道。
在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柯柯牙镇帕克勒克村,像这样的标准化大棚有近600座。走进其中一间大棚,只见果型饱满圆润、色泽艳丽的熟樱桃挂满枝头,一颗颗晶莹透亮,像缀嵌在皇冠上的璀璨宝石。“基地种植有美早、布鲁克斯、俄八等多个樱桃品种,目前已有300个棚的樱桃进入了采摘期,预计四月底将全面进入盛果期,除了销售到本地的水果市场,还有发往上海、浙江嘉兴等地。”王小平介绍道。
为助力樱桃抢“鲜”上市,当地税务部门紧扣樱桃种植、加工、销售等全链条需求,在靶向推送税费优惠政策的同时,依托税收大数据从税费申报、发票开具、税收风险等方面为企业进行“健康体检”,及时推送“信用失分预警提醒”,引导纳税人对信用降级风险早发现、早处理、早纠正,最大限度帮助企业把好信用管理“安全关”。
“由于最近一直在抢摘樱桃,忙得差点过了申报期,还好税务部门及时提醒,让我们避免了纳税信用失分的风险。有了税务部门的一路帮扶,我们这产业就像这一筐筐樱桃似的,在咱们新疆发展得红红火火。”王小平说。
税润田间 采摘园里欢声笑语
掀开乌鲁木齐县英子花卉果木种植有限公司种植园大棚的门帘,馥郁的草莓香甜气息便扑面而来。游客们不时弯腰采摘入了眼的成熟果实,棚内的欢声笑语点亮了这一方甜蜜天地。
这片草莓园的“掌舵人”张希英,是水西沟镇东湾村乡亲们眼中当之无愧的大棚“淘金王”。近年来,她大胆探索,凭借“有机种植采摘+生态观光旅游”的农业经济新模式,将自家大棚与周边大棚种植户紧密联系起来。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0座现代化草莓大棚的大型种植基地,年均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在张希英的带领下,20多户村民走上了致富增收之路,一幅充满希望与丰收景象的富农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目前,我们种植了红颜、奶油、白雪公主等6个热门草莓品种。这不仅给前来采摘的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还利用不同品种果实的成熟期差异,尽可能地拉长种植园的营业旺季。”谈及企业发展历程,张希英如数家珍:“引进新种、品种改良、种植技术革新……从2022年成功试种草莓以来,每到种植园发展的关键节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时,税费红利就如同涓涓细流,为我们的经营和发展注入‘活水’。仔细算下来,近三年公司累计享受到各类税费减免4万余元。虽说这笔钱不算多,但国家给予的这份关心,实实在在地让我们鼓足了干劲。”
“不仅如此,税务人员还提醒我们在日常经营中要注意留存票据、规范账目,帮助我们及时防范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张希英表示,凭借着合规经营,公司得以安心在草莓种植产业深耕细作,持续在扩大规模、优化品种与技术创新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种植效率与果实品质。如今,一颗颗小小的草莓,已然变身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
政策助力 戈壁滩里喜上“莓”梢
“我们这里的一级果最大直径可以达到28毫米,可你知道这里的年降水量有多少吗?”在阿拉尔市海沃智慧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蓝莓种植基地里,财务负责人江贤淋弯腰从筐里挑了四颗蓝莓摞起来,“就这么多,还不到90毫米。”与棚外望不到头的漫天黄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棚内的春色盎然。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我们近期购入了‘物联网平台+智能化水肥系统’‘智能化降温系统’等技术,打造了一条现代高新技术农业产业链。想了解有没有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致电给税务局后很快就有人联系我们了解具体情况。”谈及税务部门在政策享受上的帮扶,江贤淋打开了话匣子:“在税务人员的悉心辅导下,我们了解到,符合条件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税务人员不仅跟进辅导我们进行纳税申报,还时常提醒我们定期排查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点,让我们的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意识得以不断增强。”
“在政策与服务的双重助力下,我们对企业未来信心满满,将持续优化种植技术,深入挖掘蓝莓产业链,全力打造区域领先的蓝莓全产业链品牌。” 谈及未来规划,江贤淋满怀憧憬地说道。
据了解,该基地目前共有22座大棚,3.5万盆蓝莓正同步进入采收期。近年来,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职工+基地”的产业化运作模式,让原本普通的“蓝果果”摇身一变成了带动增收的“金豆豆”,当地人均收入因此增加了5万元,有力促进了周边农业高质量发展。
从荒山到绿洲,从遍地黄沙到遍地黄金,在天山南北1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由果农栽种出的春果“奇迹”每日都在上演。新疆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用心倾听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在精准政策落实、快速响应诉求、及时防范风险等方面不断推出务实举措,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税费优惠政策,走好合规发展之路,为新疆“大果盘”装满更多“优质果”赋能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