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乌鲁木齐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在开展2023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聚焦科创企业所需所盼,结合其所处的成长发展阶段,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画像”,量身定制“全周期”服务,在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完善诉求快速响应机制等方面同步发力,厚植营商环境沃土,助力科创企业开出更多“创新之花”。
3项发明专利、76项软件著作权、3个软件产品……细数近年来公司在研发创新之路上的累累硕果,新疆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朱于樱发现,随着公司研发投入逐年递增,享受的税收优惠也越来越多。五年来,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3752万元。
“在好政策的支持下,我们更有底气深耕技术创新,不断加大对‘卡脖子’技术的攻关和研发力度,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作为全国首批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的第三方权威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该公司已为近300个电子政务等各类信息系统提供了高强度的网络可信身份认证服务,覆盖信用信息公示、住房公积金、医疗卫生等多个重点领域。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响应‘密码走出去’国家战略,在税惠政策的支持下,继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打造更加先进、安全可靠的统一信息安全平台,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贡献力量。”朱于樱说。
近年来,加大研发投入、主动科技创新,成为广大中小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新疆乌鲁木齐,为帮助科创企业用好用足相关税费优惠政策,税务部门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持续完善科创企业“成长档案”,在“靶向”推送最新政策基础上,对不同行业、规模的企业研发立项、项目鉴定、账目归集、纳税申报、涉税风险等开展逐户“跟踪”指导,帮助科创企业给研发成本做好“减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医疗卫生信息化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新疆中联软件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以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疆内医疗服务水平,用“智慧医疗”化解“看病烦”和“就医繁”的问题。
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民健康体检平台、护理信息发布平台已在全疆各地医院投入使用。“是‘真金白银’的政策利好,给了我们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的底气,对我们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供了有益支持。”公司财务人员张爱云算了一笔账:“2022年,公司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46万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达118万元……这些资金又被我们用在了研发医生交班管理、运营数据中心两个项目上,成为我们打开更多新项目大门的‘金钥匙’。”
“目前,我们有两个研发项目正在交付阶段,今年还计划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税务部门在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问需,详细讲解申请相关资质的具体要求,以‘陪伴式’服务为企业健康成长持续注入‘创新能量’。”张爱云说。
同样在税收政策的扶持下,依靠科技创新掌握了更多“绝活”的还有新疆兴达商砼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随着更多产品在疆内市场广泛运用,该公司已将“走出”新疆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在风电葛洲坝工程现场,多功能自动旋转互换喷淋调节系统、大倾角砂石料输送自动卸料系统等正在有序运作。“这些是我们2022年研发落地的新产品,耗时近1年,目前已被陆续运用到今年推进的多个项目中。”公司财务负责人蒲胜利表示,研发通常需要较长的回报期,对科技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资金不足是持续创新面临的一大难题。
“好在2022年开始,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公司顺利启动并完成12个研发项目,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累计达308.22万元,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含新量’。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链条,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蒲胜利说。
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为众多企业走深走实创新发展之路服下了“定心丸”。乌鲁木齐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不断强化政策落实跟踪管理,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通过“政策+服务”双重支持,让更多“创新种子”在天山南北加速成长为“产业大树”,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