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智能工厂……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制造业融合应用,新疆制造业立足自身特点,逐步加强科技研发,加快产品升级迭代,实现了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突飞猛进。在这背后,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落实,为新疆制造攻关核心技术,全面走向“智造”之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在新疆乌鲁木齐,国家税务总局乌鲁木齐市税务局连续10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持续优化完善税费支持政策,积极服务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为企业走稳创新之路、抢占“智造”高地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走进双钱集团(新疆)昆仑轮胎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数十台桁架机器人在空中“奔走”,依托智能化生产系统,该公司每天有6000多条轮胎“整装待发”,综合生产效率提升了30%以上。
作为西北地区最具规模的轮胎生产企业之一,该公司坚持向“智造”要活力,以创新拓市场,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填补市场空缺,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公司财务人员吴亚梅表示,创新已经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近年来不断加码的税惠政策、持续优化的税费服务,都为企业安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由于一些研发活动情况复杂、周期偏长,不同领域的研发活动又各有特点、专业性强,在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际操作中,哪些费用能归集、哪些不能归集,有时也拿不准,这期间多亏了税务部门从政策层面到实操层面详实耐心的答疑解惑,替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吴亚梅算了一笔账,“自公司2014年成立以来,在研发方面投入的资金逐年增加,累计投入资金6600余万元,开展了172个研发项目,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5900万元。”
“这些年,我们陆续把享受的政策红利投入到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产业转型之中。”吴亚梅表示,公司在2022年实现了整条生产线的高度自动化及智能化,成为中国工业4.0布局中的轮胎生产代表及省级示范车间,生产的轮胎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亚、中东、南美等国家。
近年来,随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断加码,扣除比例从50%提升到75%再到100%,享受范围从科技型企业扩围到全行业企业,让税收优惠政策惠及面更广,为更多企业发展提供了“加速度”。
为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乌鲁木齐市税务局聚焦企业实际需求,持续完善政策直通服务机制,依托税收大数据不断加强政策落实的“精准度”和“匹配度”,从政策辅导、动态监测、定期回访、风险提示等方面为企业“量体裁衣”提供“一企一策”服务,帮助其用好用足各类税费优惠政策、增强创新动力,助力企业在科技创新沃土中开出“发展之花”、结出累累硕果。
经济产出的步伐与创新增长的节奏总是同频共振。为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新疆国统管道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始终将技术研发作为主攻方向,从2018年至今,先后立项76项研发项目,其中已取得专利技术的有49项,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这几年凭借着在产品研发、智能制造上的不断投入,特别是持续加大对安装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安装效率,让原本需要多人操作,过程繁复的安装环节现在变得便捷高效,有效节约了人工成本,实现了创新带动发展,发展促进创新的良好局面。”公司财务负责人王出晒出了近年来的“政策红利账”:2018年以来,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从730余万元增长至2200余万元,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累计减免356万元。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公司在今年的汇算清缴中还将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近156万元,现金流得到更多反哺。
“这些‘真金白银’的支持,为我们攻克研发资金不足、研发周期长等‘卡脖子’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司业绩较创业初期有了大幅增长,逐步实现了产业转型、产能调整、规模升级的战略目标。”在王出看来,自主研发之路任重而道远,公司将继续用好政策叠加优势,以税惠推动科技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乌鲁木齐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落实落细“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出的一系列务实举措,持续聚焦企业所需所盼,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在政策落实、跟踪问效、便民办税等方面打出服务“组合拳”,助力更多经济主体用好科技创新“关键一招”,为“新疆智造”在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探索之路上阔步前行赋能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