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帮办”了解居民需求、“线上咨询”解决就医难题……自乌鲁木齐市重点城区实行临时性静态管理措施以来,国家税务总局乌鲁木齐市税务局驻东站北社区工作队闻令而动、守土尽责,以实际行动在疫情考验中扛牢政治责任、坚定必胜信心,坚决筑牢战“疫”防线。
为“静”而“动”的“先锋行”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8月10日凌晨1点,在社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袁刚的“召集”下,全体人员准时返回工作岗位。凌晨5点,袁刚和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身先士卒、靠前指挥,细化防疫措施,逐一明确工作责任。
“要让城市‘静下来’,我们必须‘动起来’。首要任务就是保障居民生活物资的供给,利用网络平台收集居民对食品、药品、生活用品的采购需求,联系好货源,及时送到各家,一样都不能落下。”在袁刚看来,一个社区就和一个家庭一样,社区第一书记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疫情当前,一定要当好居民的“主心骨”,有条不紊做好防疫“守门人”。
“要科学合理制定核酸检测采样时间和顺序轮次,避免人们扎堆,保障核酸检测安全有序。”
“对所有实行临时性静态管理的商铺,逐一做好解释工作,不要造成负面情绪。”
“对志愿者,一定要讲明他们的服务内容,务必要防护到位。”
“关注好15户独居老人,要多上几趟门,不能光问物资需求,还要细心做好心理疏导。”
“统计好孕产妇和重症病人身体状况,确保他们就医和车辆接送不出问题。”
……
随着一项项“任务下达”,工作队所有人都“动”了起来:连夜向正扬路街道上报社区驻守人员情况、协调防疫物资、利用微信群提醒居民遵守疫情防控要求、配合社区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在一桩桩,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小事中,扛起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担当。
“袁队,给我多安排一些工作吧。队里属我最年轻,我可以多干点。”这几天,“90后”工作队员苏磊主动“请缨”,他不仅承接着城市之光小区每天核酸检测时的人员测温和现场消杀任务,在核酸现场布置、秩序维护、物资补充工作中,也能见到他的身影。
为确保每项工作做实做细,工作队根据以往走访中摸排到的各楼栋居民信息、核酸检测等情况,第一时间完善“防疫底册”,通过“网络化精准服务”,有的放矢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发现服务盲区,迅速查漏补缺。
见“字”如面的“解忧人”
“我媳妇这几天要临产了,可以为我们联系车辆吗?”
“我家停水了。麻烦为我家水卡充一下值。”
……
居民在各家网店不断“购物”,店家备齐了货,由配送人员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源源不断递送到小区楼门口。每天从清晨到深夜,工作队员和志愿者们“有求必应”,像“小蜜蜂”一样来回为居民“输送”着粮油、食品、果蔬以及各类生活用品,还要买电买水、清理垃圾。
防疫措施要硬,服务民生要暖。对居民来说,实际的帮助胜过千言万语。有大家的辛苦付出,居民们的情绪稳定了、都能安心“宅”家。
“我每周要到医院做透析。疫情来了,不能出门,我正发愁呢,工作队袁队长来到家里,去医院的事解决了,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四季花城小区居民王中银表示,工作队在办好通行证后,又及时“在线”预约志愿者车辆,再派人护送自己准时到医院,没耽搁过一次。
“工作队通过‘线上走访’的方式,了解我们的生活情况,像及时雨一样为我们送来生活物资,帮助我们稳定思想情绪。只要大家齐心努力,我们有信心早日战胜疫情!”城市之光小区居民周向才由衷地说道。
自8月10日开始,工作队通过微信网格群,适时向居民发送《核酸检测温馨提示》,积极宣传防疫知识和身边志愿者的先进事迹,不仅提高了居民防疫意识,还激发了大家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工作队员也踊跃加入志愿者队伍中,一时间,社区里报名当志愿者的人数激增到200多人。在核酸检测现场出现了“志愿采样员”,在检测队伍旁有了维护秩序的“志愿监督员”,还有人开着自家爱车接送病患成为“志愿驾驶员”,更有为居民逐户派送物资的“志愿快递员”……
两个小区,3306户,9186人……在实行临时性静态管理这段时间里,袁刚心中惦念和通话最多的不是家人,而是胜似家人的小区居民们。
405室是一位独居老人,不会用手机,每天要上门看望;2403室的癫痫症患者一定要重点关注;601室里两口子身体残疾行动不便,上门核酸要定时做……实行临时性静态管理以来,弱势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让袁刚时刻牵挂在心。
截至目前,工作队已通过“网络化精准服务”帮助解决居民生活困难问题65件,答复各类涉疫事项咨询121人次,为居民就医、孕妇临检安排的线上“约”车36趟次。
在袁刚眼里,守护好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自己最大的心愿。“只要大家保持一刻不懈怠、一环不放松的精神状态,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将疫情防控网扎得更牢更密,让老百姓多一分保障和安全。”袁刚语气镇定地说。
日月穿梭。全力以赴奔走在战“疫”路上的队员们,舍小家为大家,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让人民群众不仅能“静”下来,也瞬间“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