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5日 10:20:20 星期三 无障碍阅读 国家税务总局 新疆人民政府 新疆税务局 新疆税务微博
本站热词: 减税降费 个税 增值税 小微企业 发票
      首页  >>  国家税务总局铁门关税务局  >>  工作动态

铁门关税务局:用爱点亮贫困的角落

  父爱赋予的信念和力量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大家口中的“高书记”刚从辣椒地里回来,正在奋力拍打裤脚处的泥土。作为团场乃至十三师为数不多的连队返聘 “第一书记”,老高其实已经在红星二场这片热土上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为确保兵团党委、师党委在深化改革中做的每一项决策部署能如期落实,已延迟7个月退休的老高决定再干三年。不舍,是起因;爱,是主因。分地改革、种植创新,老高负责的一连,从团场的中游连队到拔尖连队,半个墙面都挂满了兵、师、团各级奖牌和奖状,这其中他付出了很多。

  有人说,一个人一生不管碰到多少好事,家庭给予的正确的、温暖的爱才是这一生最大的福气。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老高给高俊鹏福气数也数不完。

  高俊鹏是老高的独子,2017年进入国家税务总局铁门关税务局工作,现在是纳税服务科前台的一名干部。小时候父亲工作忙,高俊鹏像个小跟班,父亲下连队高俊鹏就跟着在田间地头玩耍,这个在团场连队长大的小伙子,看着西瓜在夏日的阳光下发着油亮的光,穿着裤衩在水边踩水摸鱼,坐在枣树的树荫里听树叶被风吹的沙沙响…成长记忆里除了这些被农田包裹的具象画面,还有父亲替患病的职工张罗捐款、为老片区职工解决吃水问题,“打头阵”带着年轻人创新种上了黑美人、蓝宝石等新葡萄品种这些故事。每每提及自己的父亲,高俊鹏总是会说,“能成为我爸的儿子我觉得特别自豪”。父亲言传身教,这份父爱给了成年后的高俊鹏满满的斗志和力量。退休后继续在连队发光发热的老高,他的这个“事迹”一直着鼓舞着高俊鹏,也要像父亲那样好好做些什么。



图为 高俊鹏的父亲“老高”正在查看大枣长势


  小小发票收获成就感

  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党委决定,为自治区税务局机关驻墨玉县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选派第二批助手辅助开展工作。得到消息的高俊鹏第一时间向单位报名,主动要求到墨玉县配合第一书记工作。

  和田地区墨玉县乌尔其乡希坎尔库木什村是2017年自治区认定的深度贫困村。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正确引导下,贫困群众依靠勤劳致富实现自我脱贫。如今,村民务工意识愈发增强,开货车、承包盖房子、种植自产自销反季节蔬菜的“小老板”越来越多。

  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刚到希坎尔库木什村的高俊鹏还是克服了很多生活上的不适应。好在大学专业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维吾尔语)专业,通过日常交流沟通和村民们慢慢熟悉,顾不上生活琐事的烦恼,高俊鹏很快也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做买卖的村民多了,遇到的问题也更加凸显了。“每次一到结账的时候,对方都要求我们开了正规发票才能给我们钱。之前我们都不懂发票要怎么开,后来有人说我们可以去县城办税大厅或邮政代开点开发票。但我们村太远了,为了一两千块钱有时候要往返近50公里,真的太麻烦了。”村民麦麦提艾力·米吉提在和高俊鹏聊天时发了一顿小小的牢骚。

  高俊鹏听着,却把这事儿记在了心上,想想跑一趟能开到票拿到钱也好说,但有些村民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不高,对付款方的开票信息要求理解不全,导致开具的发票与付款方要求不一致,付款方拒收和不得不作废发票的情况经常发生。

  协助第一书记工作的同时,高俊鹏也想为村民办一些好事、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向第一书记汇报后,高俊鹏主动请缨,提出为做生意的村民们,开展一轮电子发票代开一对一辅导培训。统计需求,制作名单,自己设计自然人手机代开发票的维汉双语操作手册……工作队办公室变成临时的办税服务厅,高俊鹏忙着帮村民在手机上下载安装新疆税务APP

  只要有手机、有网银就能随时开出正规的电子发票,村民在村委会还能把开好的发票打印出来,有了发票村民就能顺利拿到报酬,一张小小的发票打通了村民们办税的 “最后一公里”。朴实的村民不知道如何表示感谢,见到高俊鹏总是热情地要拉他去家里的葡萄藤下坐坐,高俊鹏打趣说:“等你们家买了大卡车我再来!”。用业务专长帮助村民解决了实际困难,高俊鹏觉得也算实现了一些自我价值。 “希望我们的村民们生意越做越红火,做大做强早日办理正规税务登记,让生活更加富裕。”



图为 高俊鹏帮村民打印出用新疆税务APP代开出的电子发票


  组织的支持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2020年初,墨玉县相比往年更冷一些,村里的困难群众和鳏寡孤独老人的冬季取暖问题成了驻村工作队最牵挂的事。高俊鹏协助第一书记,积极向上级单位反映,自治区税务局主要领导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在经费极其紧张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了5万元冬季困难群众取暖用煤专项资金。

  寒风中,墨玉县乌尔其乡希坎尔库木什村村委会外高俊鹏却满脸通红、满头大汗。帮分到爱心煤的贫困户米热古丽•如孜瓦柯把煤运回家,米热古丽的小儿子从屋里钻出来,非要把一截馓子塞到高俊鹏的手里。

  “来和田地区墨玉县参加深度扶贫工作的大半年,我深刻体会到,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把你当家人,我们只是战斗在最前沿,群众对我们表示感谢,但这份功劳来自我们身后组织力量的支撑,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在新疆的南部、在和田地区墨玉县深度贫困村,扶贫工作仍然在继续。窗外的雪花飘着,爱心煤燃烧在贫困户家的炉膛里,火光不仅温暖了贫困户米热古丽•如孜瓦柯的家,也照亮了高俊鹏的心。“一次驻村,终生情怀。”有一份光、发一份热,聚沙成塔,很多人汇聚到一起的爱终会照亮每一个贫困的角落。



图为 高俊鹏镜头下打馕店学徒在高兴地学习制作维吾尔族的传统美食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