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鄯善县的一家传统馕店,店内弥漫着炭火炙烤的香气,前来购买馕的顾客络绎不绝。作为新疆最具烟火气的传统美食之一,馕承载着丝路文化的千年记忆,如今在鄯善县,这一传统美食正借助“旅游+馕文化”的东风,与乡村振兴和产业创新紧密相连,焕发出全新活力。
热则古丽·麦麦提经营的这家馕店,是鄯善县馕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她的家族与馕结缘已有三代,爷爷奶奶一生与馕坑为伴,父亲在传统配方的基础上改良创新,而热则古丽则凭借现代经营理念,为这门老手艺注入了新的生机。“从小闻着馕香长大,就想着让更多人尝到这份‘新疆味道’。”热则古丽回忆起创业初衷时说道。然而,创业初期,缺乏财税知识成为她面临的一大难题,发票开具、政策申报等事务一度让她手足无措。
鄯善县税务局组建的“税费服务宣传小分队”主动上门,为热则古丽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从“一对一”辅导发票开具,到通过“征纳互动”平台远程解决难题,再到精心梳理农产品初加工免税、小微企业税费减免等政策清单,一系列贴心服务让热则古丽的创业之路逐渐步入正轨,“税惠春风”也吹暖了她在馕坑旁的创业梦想。
随着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落地,热则古丽馕店的销售业绩也迎来了快速增长。原本的1个馕坑增加到了2个,年销售额突破15万元,还带动了周边10余名村民就业。“税惠政策省下的资金,我们计划用来升级门店、引进自动化设备,把‘小馕饼’做成‘大产业’!”谈及未来发展,热则古丽眼中满是憧憬。
如今,鄯善县的“馕经济”已形成“文化体验+生产销售+乡村旅游”的融合业态,馕产业正朝着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大步迈进。为助力这一特色产业发展,鄯善县税务部门采取“政策输血+服务活血”的双轮驱动模式,通过“定制化辅导”和“网格化服务”,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减轻负担,让它们轻装前行。据统计,2024年鄯善县从事打馕的经营户达297户,共享受税费减免超过100万元,直接带动就业近千人,馕产品更是借助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一馕一世界,一味一乾坤。”从家庭作坊到规模工厂,从街头小吃到文旅IP,馕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鄯善县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鄯善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持续深入企业,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充分发挥“税力量”,全力护航特色产业发展,让传统美食的香气飘得更远,为鄯善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