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课堂:解锁“衣食住行”税收密码
“同学们,你们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零食、住的房子,背后都有税收的影子。”税务干部迪力努尔·吾甫尔以一句开场白,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她从“衣食住行”等细节切入,用生动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将税收的概念、历史和作用娓娓道来。
“税收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纽带,把每个人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紧紧连在一起。”迪力努尔指着屏幕上展示的学校、医院、公园图片说,“这些公共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税收的支持。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正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美好。”
孩子们听得入神,有的托着下巴思考,有的在本子上记录。五年级学生赛菲娅·加帕尔举手提问:“阿姨,那我们的爸爸妈妈交税后,真的能享受到这些好处吗?”“当然可以!”迪力努尔笑着回答,“比如你们学校的操场、图书馆,都是用税收资金修建的。你们享受的义务教育,也是国家通过税收保障的。”
互动抢答:点燃税收知识学习热情
“发票和税收有什么关系?”“爸爸妈妈的工资怎么扣税的?”“购买房产、车辆要交什么税?”面对税务干部抛出的问题,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如火。
“我知道!发票是商家交税的凭证!”学生艾力江·艾合买提抢先回答。税务干部竖起大拇指:“答对了!发票不仅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还能帮助税务部门监督商家依法纳税。”
在“知识抢答”环节,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税收知识,更明白了依法纳税的重要性。税务干部为每位答对的孩子送上税收主题文具和书籍,鼓励他们成为“小小税法宣传员”。
东巴扎乡学校党支部书记徐强表示:“这次税法进校园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税法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税校联动:播种税收法治未来
活动结束后,东巴扎乡小学的教学楼走廊变身“税收文化长廊”,孩子们用五彩画笔绘制的“我眼中的税收”手抄报整齐陈列。五年级学生热依拉·买买提创作的《税收点亮万家灯火》以连环画形式展现税收支持乡村路灯建设的故事,引发师生热议。学生阿卜杜拉表示要把税收知识分享给家人。
据鄯善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赵磊介绍,未来三年将在全县12所中小学设立“税收法治教育基地”,开发《税收与生活》校本课程。推动税收知识融入数学、道德与法治课案例教学。同时,还将设计“小小税务员”社会实践课,利用VR技术打造办税体验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发票开具、个税计算等办税流程。
暮春时节的东巴扎乡小学,玉兰花正吐露新蕊。正如校长阿依努尔·艾沙所说:“当孩子们能把税收知识编成歌谣传唱,能用数学公式计算家庭税负,能在作文里探讨税收公平,法治中国的未来便有了最鲜活的注脚。”这场始于课堂的税法启蒙,正在天山脚下书写着润物无声的育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