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融合,持续夯实分析基础。按照行业、类型、区域等8个维度,建立起统一、规范的数据仓库,丰富“销售收入”“经济活跃度”等税源分析指标;结合财务“三张表”数据,建立“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4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建立常态化传递机制,收集“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65个经济数据并入仓库集;主动开展互联网经济数据抓取,依托金融、财经数据库和系统《经济要情》不断丰富数据来源。
突出重点,逐步完善分析框架。搭建经济运行、政策效应、财源建设、其他创新性分析四个总体框架,逐步填充防范经济运行风险安全性分析、重大战略实施发展性分析、区域经济状况比较性分析、政策实施测算评估性分析等12个专题及本地有独特优势、发展前景的65个行业细类,结合政府经济规划选定税收分析课题维度区间,并对照年度指标确定完成时限,从根本上丰富税收分析的层次感,增强分析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强化运用,统筹发挥分析价值。主动问需党委、政府,突出税收经济分析的精准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探索多层次分析成果运用体系,在形成领导会议参阅材料、报送党委政府专题报告的基础上,积极尝试与局内相关部门进行成果共享、扩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