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克州乌恰县,雪山与戈壁交相辉映,被誉为“中国最后一缕阳光”的西极时光景区,正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八方游客。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乌恰县接待国内游客11.54万人次,同比增长37.93%,实现游客总花费4088.97万元,同比增长39.37%。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乌恰县税务局立足税收职能,以政策落实、服务提档、精准纾困为抓手,为辖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税动力”,助力擦亮西极文旅“金名片”。
西极时光景区作为乌恰县文旅产业的核心项目,依托中国西极地理标识、柯尔克孜族民俗文化等资源,逐步打造集观光、休闲、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随着拟运营项目的进一步增多,景区也逐渐面临资金压力。了解到企业的这一情况后,乌恰县税务局主动对接其运营企业乌恰县最西部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梳理文旅行业适用税费优惠政策,组建“西极税宣服务队”上门辅导,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
“去年以来,我们享受各类税费减免30万余元,这笔资金被用于完善景区配套设施,游客承载力和体验感显著上升。”乌恰县最西部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张玉芝如此说道。
在西极时光塔景区周边的斯木哈纳村,越来越多的村民也搭上了这趟“文旅致富列车”,在家门口找到了增收“新门路”。乌恰县税务局瞄准“小个体”背后的“大民生”,开展“税惠下乡助农”行动,为村民们开办农家乐、手工艺品摊位、特色小店等小微经营主体提供“一对一”政策辅导,简化税务登记流程,落实增值税起征点以下免税、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让村民“零经验”也能轻松创业。
“以前有些游客到我们餐厅吃饭让我开票我都很头疼,自从税务干部来教会了我如何用手机开发票以后,我都能够轻松应对了,真是非常方便。”乌恰县西极相遇美食饭店的老板马纳斯拜克·喀斯木如此说道。
随着税收助力效应的持续释放,西极时光景区的发展红利正在惠及更多群众。据了解,景区直接带动就业800余人,间接带动周边农牧民增收2000多户。下一步,乌恰县税务局将持续探索更多在地方文旅经济方面的创新举措,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精细提供税费服务,全力护航文旅产业健康发展,为乌恰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