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来新疆?又为什么留在新疆?因为这里是梦想盛开的地方。
2020年,大学期间曾在新疆支教的我,穿上税务制服与英吉沙县再续前缘。从济南到英吉沙,3年的时光里,跨越5000公里的距离,我与不同身份的人因“税”结缘,在这座边陲小城共筑万家幸福梦,书写绚丽的青春华章。
钢丝上跳舞的“精灵”
在英吉沙县,有一项维吾尔族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达瓦孜。
第一次看见达瓦孜,是在一次税收宣传活动中,我作为国家税务总局英吉沙县税务局税宣小队的一员,走进英吉沙县达瓦孜学校宣讲个人所得税政策。一进入学校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火红色的婀娜身姿在十几米高的钢丝上,稳如平地的向前走着。“你们好,我叫迪丽娜!”从钢丝上下来的女孩腼腆地说道。
宣讲完个人所得税政策后,迪丽娜认真地对我说:“姐姐,个人所得税和收入有关,那我以后多缴税,是不是说明我收入高了?”大家被迪丽娜纯真的模样逗得哈哈大笑。
第二次给学校送政策时,迪丽娜高兴地拉着我的手说:“姐姐,又见到你了,今天我给你表演几个新动作。”说完她站到钢丝上,像一只翩翩起舞的精灵,做起了一系列高难度的花式动作。这次宣讲结束后,我和迪丽娜谈起了心,从她想成为达瓦孜艺人的梦想,谈到了民间艺术的珍贵,又谈到了税收现代化。
在一次次的宣讲活动中,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成为了迪丽娜的税法老师,迪丽娜则很快成了我的维吾尔语老师。在她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常用的维吾尔语,这对我在办税服务厅的工作发挥了很大作用,而迪丽娜也对财税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主动参加线上学习,寒暑假期间还会来办税服务厅当志愿者。
2022年,迪丽娜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表演,收获如潮掌声;我也能在办税服务厅用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和纳税人缴费人交流。高空精灵的舞蹈梦与税务干部的“双语梦”在这里一并绽放。
春风里的小“食”光
要问英吉沙县最好吃的水果是什么,我的回答是色买提杏。每年杏子成熟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都会大快朵颐,享受大自然独一无二的馈赠。这小小的杏子,是英吉沙县人的致富果。
2010年,董道军不远万里从山东来到英吉沙县。在维吾尔族老乡家里,他第一次吃到酸甜的色买提杏,便萌生了开设一家食品加工公司加工色买提杏的想法。从此,董道军开启了与杏子结缘的创业梦。
“公司成立之初并没有想象中顺利,我们规模有限、人手不够、政策信息不灵通。多亏你们上门辅导,企业一年比一年做得好,让我在异地他乡感受到了温暖。”
塔克拉玛干四季萧瑟的风没有吹散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情。谈及公司转型,董道军一边拿出饱满的杏子,一边自豪地对我说:“公司已经成功培育出‘奶霜杏子’品种,这种杏子色泽柔和、甜度更高、口感更绵密,果味里夹有一丝淡淡的奶香,你尝尝。我们还成为了‘专精特新’企业,这都离不开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助力。”
酸甜可口、鲜嫩多汁的杏子在嘴里,让我想起了我的另一个“阿达西”(维吾尔语里朋友的意思)——杏农阿卜杜热依木·热合曼。原本生活贫困的他,在税务干部的帮助下加入了种植杏树的队伍。现在,他每天都要去杏园看看,像守着自己的宝贝:“经过种植技术不断提升,杏树的病虫率降低,果实个头饱满。2022年,一亩地的杏产量就带来了4000元左右的收入,趁着好政策,我又多承包了几亩杏林,今年买汽车的愿望,就靠这些致富的金果果了。”大大的创业梦和小小的安稳梦,在这里都能实现。
“银发税宣”志愿者
2023年,便民办税的春风在英吉沙县吹起,吹进千户万企,我们带着最新的税费优惠政策走访企业。在前往英吉沙县乌恰乡一家农民合作社的路上,一位白发苍苍的维吾尔族老奶奶带着和煦的笑容走到了我们面前。“你好,你们是税务局的么?”老奶奶虽年事已高却精神矍铄。
“是的,我们是税务局的志愿者服务队,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我回答道。
“我小孙子今年毕业创业,打电话说有很多税收方面的问题弄不懂,我想向你们学习学习,教教他。”我们有些惊讶,这个年纪的老人还有学习税收知识的热情和渴望。老人名叫约麦尔,是一位大学退休教师。交换联系方式后,我们邀请她参加了一次纳税人知识讲座。
后来,约麦尔经常找我交流税收业务,比如增值税专用发票领取、税款申报、个人所得税综合汇算等等,每次她都会从兜里掏出一本笔记本认真做记录。几个月下来,在乌恰乡流传出开发票找约麦尔老人的故事,这让我既震撼又惊喜,原来约麦尔的基础税收业务已如此娴熟。
第32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我们特别邀请约麦尔作为“银发税宣”志愿者,为纳税人缴费人介绍税收知识。她也时常邀请我们周末去她家做客,一碗拉面、一杯热茶,就是杏花树下一个宁静的下午。和约麦尔相处交流的时间越久,我也越能体会到税收以及税务工作的意义。
青春无悔,不负韶华。我想继续在这里凝望昆仑山下的日落,追逐帕米尔高原展翅高飞的雄鹰,聆听热情洋溢的热瓦普,见证老乡们淳朴善良的笑脸。坚守就是信仰,这是我的税务梦,也是我的青春梦。

图为 第32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亓晓莹(右)上门送政策、讲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