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村里的第一书记史建平,村民们都赞不绝口,真心称赞这是他们的好书记,他们的贴心人、知心人、引路人。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身为新疆墨玉县乌尔其乡希坎尔库木什村的第一书记,就要不愧于这个称号,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这是深深印刻在史建平心里的工作信条。
史建平正在指导当地农户种植辣椒
2021年史建平到村任职,成为自治区税务局驻墨玉县乌尔其乡希坎尔库木什村的第一书记。
作为一名税务干部,在基层工作方面没有任何经验,但史书记没有胆怯、没有畏惧,而是迎难而上,勇于面对“第一书记”这个新的挑战。
熟悉工作,从走访入户开始!到希坎尔库木什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全村情况。根据村里的人口布局情况,史建平分阶段开展入户走访,把每家每户的情况写在本上,记在心上。“不挨个走一遍我心里不踏实,光坐在办公室心里没底,会慌的”,回忆起走访时的情形,史建平坚定地说。通过走访,他全面掌握了村里整体状况,摸清了村里的实际情况和发展优势,为后续谋划乡村振兴提供了决策依据。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和就业!针对茹则妮萨罕·哈力克曾经在阿克苏管理蔬菜大棚8年的经历,史建平鼓励她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并为她提供贴息贷款和种植场地,扩大种植规模。
走访入户
截至目前,茹则妮萨罕·哈力克的蔬菜种植已扩展到14个大棚,每个大棚纯收入8000元,光是大棚的收入已达到年均10万余元。
因本地木材用品非常多,木材加工厂急需工人,史建平推荐茹则妮萨罕·哈力克的丈夫如孜艾力·加帕尔到乡里的木材厂上班,每月有稳定的工资收入。
夫妻二人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家庭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茹则妮萨罕动情地说:“史书记就是我们的好朋友,现在还引导我做辣椒的试种植,进一步扩展蔬菜的种植品种。”
适合种植的搞种植,适合养殖的要扩大养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所有工作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势利导。
如则麦麦提·亚森是一个养殖户,但养殖规模受困于资金、场地和信心的不足。在史建平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下,如则麦麦提·亚森养殖的动力更足了。现在他养殖了50头奶牛,资产上百万,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蔬菜种植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每一户每一家都留下了史建平走过的印记,村委会后面的试验田更是美丽庭院的见证。
在这片试验田里,有桃子、杏子、无花果、葡萄、蔬菜和玉米等,还有鸡鸭鹅等家禽。“史书记打造的这个庭院为农户的种植区、养殖区提供了标准范本,同时也为农家小院提供了一个以小博大的机会。”村党支部书记麦麦提艾力·图荪托合提说。
物质生活富足了,精神生活也要跟得上!史建平带着村干部在村里考察之后,把以前的垃圾场变成了现在的昆仑亭和小广场。如今,小广场已经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在第一书记史建平看来,家洁路修村美丽,这只是乡村振兴路上的第一步,未来还有很多计划和设想,正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