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国家税务总局洛浦县税务局紧紧围绕“税收 法治 公平”主题,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开展税收宣传活动,以“政策落实精度”“税费服务温度”为非遗传承增添“税动能”。
精心服务 浸润地毯织造匠心
洛浦县民乐地毯进出口有限公司主营手工地毯编织,已有24年织毯历史,培养了700多名地毯编织技术能手,年销售地毯达2500平方米,产品远销国内外。
生产车间里,80多名工人们飞梭走线,忙着编织特色地毯。展厅内,150余种颜色鲜亮、花纹精致的地毯吸引参观者驻足,各类订单源源不断。
“今年我们结合顾客需求,推出了许多花样时尚、工艺考究的新式地毯。不仅深受当地人喜爱,不少游客也慕名前来购买。”总经理帕米尔·阿力甫望着展示墙前精美的地毯,满眼笑意地介绍道。
在税收宣传月期间,洛浦县税务局组建“非遗传承小分队”精准聚焦行业需求,为匠人送上“非遗发展手册”。从羊毛采购的发票规范到新地毯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从申报纳税的流程操作到法人的个税汇算辅导,及时解决各类涉税疑难问题,确保税惠春风浸润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壤。
“税务部门为我们送来优惠政策还帮助我们规避涉税风险,不仅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引路人’,也是我们创新发展的‘合伙人’。”帕米尔·阿力甫表示,“传承之路始终有税务部门相伴,我们有信心向四面八方的朋友展现维吾尔手工地毯的独特韵味。”
税惠滴灌 传续铜器錾刻薪火
走进洛浦县传家宝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叮叮当当的錾刻声此起彼伏。十余名匠人围坐案前,有的在铜坯上雕琢人物,有的为酒壶鎏边……第八代传承人艾则孜·麦斯依提在一旁仔细观看着徒弟们的操作,时不时上手演示。
展台上陈列了300余件铜器,从生活用具到艺术摆件一应俱全,每一道纹饰都流淌着百年家族的技艺密码。据艾则孜·麦斯依提介绍,合作社的铜器作品曾多次参加疆内外展览,颇受喜爱。
“铜器制造技艺制作工艺复杂、过程烦琐、收益很慢,很多年轻人静不下心来学。”艾则孜·麦斯依提对前来走访的税务干部诉说着心中的顾虑。
税务干部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非遗手艺人的困难后,迅速为合作社深度解读减税降费政策,不断完善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为培养更多铜器制造年轻手艺人出谋划策,让非遗文化传承人及非遗文化企业及时充分享受税收政策红利,助力“传承之火”越燃越旺。
“税务部门帮我们算明白了‘传承账’,2024年以来,企业享受小微企业免税政策,减免了6.8万元的收入。年轻人看到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铜器制造手艺不仅能养家还能成为骄傲,这门手艺就一定断不了。”艾则孜·麦斯依提看着认真学艺的徒弟,眼中满含欣慰。
下一步,洛浦县税务局将继续密切关注“非遗”产业发展状况,针对行业优势,为相关从业者量身定制帮扶计划,推动非遗产业在新时代焕发更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