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和田,微风轻拂,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朵朵裹着棕褐色绒衣的香菇悄悄探出头,一串串鲜红的辣椒挂满枝头,一笼笼青背白肚、膘肥体壮的中华绒螯蟹跃出水面。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国家税务总局和田地区税务局立足本地资源禀赋,聚焦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在政策落实、诉求响应、风险防范等方面持续发力,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税务动能。
春风润菌菇 撑起乡村“致富伞”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民丰县的菌菇大棚里虽不见稻浪翻滚,却同样上演着播种与收获的动人图景。望着菌棒上破土而出的朵朵“小伞”,民丰县新疆黔南菌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脸上写满欣慰:“今年我们的菌菇销路不愁,预计收入能比去年增长四成。这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也得益于我们规范经营、依法纳税带来的底气。”这份沉甸甸的收获,既是自然的馈赠,更是税惠春风与合规经营共同浇灌出的甜美果实。
据了解,民丰县新疆黔南菌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菌菇种植的现代农业企业。公司引进先进培育技术,建设标准化种植大棚,生产包括平菇、香菇在内的多种高营养价值菌菇。其产品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逐步拓展至周边地区,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和劳动力就业,成为县里具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业企业之一。
然而,企业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产业链延伸,公司在财务管理和税务处理方面遇到了新挑战。“特别是在农产品收购发票的规范开具、进项税额准确抵扣以及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适用方面,我们把握得不是很准确。”公司财务人员表示,他们既担心因理解偏差未能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又担心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税收风险,从而影响企业信誉。这种“成长的烦恼”,一度让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多了几分顾虑。
了解到企业困难后,当地税务部门迅速响应,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开展精准辅导,指导企业规范财务核算、准确适用政策,既确保税收优惠应享尽享,又帮助企业筑牢合规经营防线。“税务辅导让我们明白,规范是享受红利的前提。”企业负责人表示,“如今账目清晰、申报准确,我们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服务活水产 沙漠孕育“致富蟹”
于田县章喆沙漠雪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先池脸上洋溢着喜悦:“今年预计总产量能达到180吨左右!从去年试养100亩,到如今扩展到1000亩,我们的‘沙漠海鲜’之路越走越宽。”
据悉,该合作社去年引进50万只蟹苗试养成功,今年又增投130万只,养殖基地面积扩大至1000亩。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摸索,合作社已形成一套科学养殖方法,能够根据螃蟹生长阶段精准投喂,蟹苗成活率稳定在90%以上。
随着养殖规模扩大,合作社面临的财务活动和税务事项也日趋复杂。如何准确核算成本收入、合规适用农产品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规范开具票据,都直接关系到合作社的利润空间、商业信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税务部门及时推送发票开具等方面的潜在风险提示,助力小微企业行稳致远。
“合作社初创时期,我们对财税政策了解不深。”陈先池坦言,“当时只想着把螃蟹养好、把产品卖出去,对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等规范要求认识不足。”了解这一情况后,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将其列为重点辅导对象,帮助财务人员理清账目、规范核算,确保企业从起步阶段就运行在正确轨道上。
“税务部门的指导非常及时。”公司财务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他们不仅讲解哪些税可以减免,更教会我们如何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准确计算应纳税额,避免因政策理解偏差引发涉税风险。这为我们后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添把火 辣椒映红“好日子”
“税务干部上门送政策时,特意帮我们算了笔‘减税账’——公司自产自销的辣椒可享受增值税减免,今年预计能省下近10万元税款!”望着眼前的红火景象,新疆天椒红玉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石浩笑容满面,“税负降下去,资金活起来,我们计划把省下来的钱投入扩大市场和升级加工设备,好日子更有奔头了。”
据了解,新疆天椒红玉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依托“企业+科研+农户”模式,在墨玉县雅瓦乡打造规模化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7万亩,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庭院种植,促进村民增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石浩坦言,“税务干部帮我们理清账目、规避风险,现在经营更规范,长远发展也更有底气。”据悉,税务干部定期走访企业,协助企业健全账务管理制度,规范发票使用流程,细致区分免税项目与应税项目,通过“信用+风险”监管机制,在落实税惠政策的同时,引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防范税务风险。
和田地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利用税收大数据精准识别和推送优惠政策,为特色产业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税费支持,为和田特色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贡献坚实的税务力量,助力特色产业在规范诚信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新公网安备:65010202000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