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和田玉石文化旅游节暨2024年和田地区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上,一场“美人如玉—和田玉与传统服饰”和田艾德莱斯绸创新设计发布秀精彩亮相,给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当天走秀活动的艾德莱斯绸创新设计作品,由9位疆内外杰出设计师创作,其中就有和田本土设计师阿卜杜哈力克·艾力。
走进位于新疆和田市吉亚乡的和田市破茧服装原创个人工作室,艾德莱斯展厅中悬挂着2000余种纹样丰富、花色艳丽的艾德莱斯丝绸,服装展柜中整齐地挂着工作室负责人阿卜杜哈力克·艾力设计的服装,吸引了不少游客市民前来。
近年来,和田地区充分发挥非遗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将非遗产业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充分展示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激发文旅新活力。国家税务总局和田地区税务局以“问需求、解难题、优服务”专项行动为契机,积极走访企业问计问需,以税赋能助力“非遗+旅游”的发展模式融合发展,既让税收宣传“活”起来,也让非遗文化散发新的魅力,进一步助推旅游业稳步发展。
“我在保留艾德莱斯元素和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再融入现代时尚的设计,就是想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和田艾德莱斯可以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也可以作为一种时尚的现代服装呈现给大家。”和田市破茧服装原创个人工作室负责人阿卜杜哈力克·艾力说。
阿卜杜哈力克·艾力是一名“90后”服装设计师,从北京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毕业后,选择回乡创业,成立了服装设计工作室,专注于艾德莱斯元素设计创新,他做的衣服不仅吸引了大批顾客,还带动了吉亚乡不少农户制作销售艾德莱斯丝绸。
“开始创业,成立工作室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比较忐忑的,设计服装我在行,税收政策、纳税申报这些事项就有点犯难。不过税务干部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他们主动上门宣传,讲解辅导我们可以享受的税费政策,非常实用,遇到不懂的问题通过电话、微信也可以及时得到解答,在我创业过程中省了不少心。” 阿卜杜哈力克·艾力说,“现在每月采购艾德莱斯覆盖全乡农户达到了45%左右,丝绸及服装订单量每月在500件以上。”
随着传统手工编织的艾德莱斯丝绸深受市场青睐,产量供不应求,逐渐无法满足各地客商的订购需求。吉亚乡不断转变产业模式,扩大生产规模,扶持成立艾德莱斯旅游企业、合作社、成立家庭小作坊,实现艾德莱斯丝绸批量生产。和田市税务局密切关注非遗产业创新发展,量身定制服务方案,组织业务骨干不定期前往艾德莱斯绸相关企业走访问需问计,宣传讲解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辅导电子税务局操作等事项,通过“线上推送+上门讲解”的形式,帮助企业更规范更及时地享受政策红利。
和田市吉亚乡是艾德莱斯绸的发源地,被称为“艾德莱斯绸之乡”。阿孜乃巴扎村是当地有名的“丝绸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织艾德莱斯绸。吉亚丽人艾特莱斯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是阿孜乃巴扎村的代表性制绸企业,也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至今仍保留着古代植物扎染技术和木制自造织绸机器,染织工艺极其复杂,做工精细。
“从2023年8月开始,公司以抖音直播的方式销售艾德莱斯绸,线上订单逐渐增多,税务干部教会了我开具电子发票,还给我送来了税收优惠政策,2023年以来企业享受税收减免就有2.7万余元。”和田市吉亚丽人艾德莱斯丝绸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奥格丽妮萨·麦麦提敏说。
吉亚乡苏亚兰干村将艾德莱斯丝绸从单一的手工生产向现代机械化生产升级,成立了和田市冠士丝绸艾德莱斯专业合作社,在注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丝路”。
“我们厂现在有自动艾德莱斯织机31台,一天能生产180cm的艾德莱斯围巾540米,艾德莱斯丝绸325米,主要是订单式销售到喀什。”和田市冠士丝绸艾德来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麦麦提艾力·阿斯木介绍说,“每次有新的政策出台,税务干部都是第一时间推送给我们,并梳理享受条件,现在办理涉税事宜也是越来越便利了,算了算,这几年我们享受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减免2.49万元,为我们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很大帮助。”
据悉,和田市吉亚乡现有艾德莱斯丝绸生产企业7家、合作社4家,从事家庭式艾德莱斯绸生产660余户,实现了艾德莱斯丝绸纺织、服装设计、缝制、实体店销售完整链条。产品远销喀什、乌鲁木齐、上海、北京等国内主要城市及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年产量达43万余匹。
“非遗+旅游”的模式在促进文化旅游发展提质升级的同时,推动了就业增长与产业升级,让非遗产业焕发生机。下一步,和田地区税务局将继续以非遗产业为抓手,持续聚焦文旅市场主体需求,精准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一系列办税缴费服务举措,以更精准的政策辅导、更精细的纳税服务不断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助力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