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的下蛋日期我们都认真记录,鸽卵孵化期一般为18天左右......”10月9日,在和田市吉亚乡巴什吐格曼村的鸽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正在记录鸽子下蛋日期的员工阿达来提·吉力力介绍说。合作社里一排排整齐的鸽笼上挂着一张张写有日期的纸条。
阿达来提·吉力力是吉亚乡巴什吐格曼村村民,一年前在村里的鸽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就业后,学会了养鸽子技术。回忆起以前,她说:“我以前是家庭妇女,在这里就业一年多了,一个月工资3000元,这里离家也很近,来回很方便,现在的日子过得很舒心。”
吉亚乡巴什吐格曼村自然条件恶劣、人多地少。2018年,村里成立了“和田市昆和种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建成6个标准化养殖鸽舍和2个种鸽散养棚,占地100亩,从此,巴什吐格曼村走上了一条以特色产业带动致富的新路子。合作社采取“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闲置土地入股,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农户在合作社务工或托养家里的种鸽获得工资或分红收入。
合作社辐射带动200家农户,除了带动本村农户以外,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六个村的68个农户。合作社吸纳本村的15个村民就业,每个村民的工资1500元至3000元不等。目前,合作社里养殖2万余只种鸽。
“现在5座鸽舍有2万余只鸽子,30至35天可以出栏8000到10000个鸽子,每只鸽子15元至18元左右,每个月纯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合作社管理员吾布力卡斯木·麦提图尔荪介绍说。“下一步我们计划通过深加工、包装,增加鸽子附加值,把我们的鸽子销往和田地区以及疆内外,增加合作社的收入。”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拓宽鸽子销路。据悉,经销商定期到合作社门口收购鸽子,除此之外,后盾单位和田地区税务局也给予了大力支持。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还通过建立微信销售平台推销。记者在合作社大门口看到来收购鸽子的几个商人正忙着将一箱箱鸽子装到货车上。
“在过去的四年里,我们村结合实际情况发展种鸽养殖产业。合作社经过四年的发展,运行平稳,收入已经累计突破400万元大关。累计为群众发放工资,已经超过100万元。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我有信心我们的工作队、村两委班子一起努力,将现有的育肥羊、多胎羊以及兔、鸽产业发展好,一路走得更扎实,让我们的群众更加富裕。”和田地区税务局驻吉亚乡巴什吐格曼村第一书记赵彦龙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