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我手中拿的就是我们国家曾经出台的各种样式的发票,有书函式票据、表格式手写票据、机打票据、机打统一发票、纸质发票、数字化电子发票,这一张张小小的发票变迁背后,体现的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更是国家税收现代化建设的进步。”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税务局组织县第一中学五年级一班的同学在巴里坤县博物馆票证厅开展了一场“观文物 学税法”活动,同学们近距离观看税收文物,税务干部现场讲解发票史和税法,共同唱响税收普法“好声音”。
“这张电费发票是解放初期的表格式手写票据,这个时期电费采用每月定期上门抄表,对普通用户由单位派员持收据上门挨家挨户现金收费。大家能从这个票据上可以看到印有‘随手关灯,减省电费,把节约的电力,用到工业建设上去’的字样,这个时候的票据还有宣传的功能。”在活动中,巴里坤县税务局普法干部王英指着票证厅收集到的一张电费发票向同学们介绍着这一时期的票据的样式及功能。
活动现场,税务干部结合自己30年税龄讲述自己经历的发票变迁,生动地阐述了税收的来源、税收的基本要素、诚信纳税的理念,“沉浸式”带领孩子们感受发票的历史和税法,让文物对话“童心”,在其心中撒下“法治意识”的种子,不断提高税收普法的影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