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位于天山东段北麓,南有东天山,中段有莫钦乌拉山,北有阿尔泰山延伸,四季分明。因气候凉爽,沙质土壤耕地较多,土豆成为当地的主要农作物,且淀粉含量高、个头大、口感好、病虫害少,深受居民喜爱,各民族的一日三餐都有它的身影,也被巴里坤人民亲切地叫做“金土豆”。
巴里坤县税务局立足县域实际,将支持乡村振兴、创业就业紧密与税收工作相结合,聚焦群众和民营企业需求,不断优化税务“网格化”服务,织密网格化“服务网”,助力本地村民走好土豆“出村路”、念好“致富经”。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品尝到我们巴里坤的土豆,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我从中核集团辞职,回到家乡成立了众聚种植专业合作社。”巴里坤县众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钱忠汉介绍道,“起初承包了石人子乡三十里馆子村的800亩地,开始了我的创业之路。因为自己没有经商经历,也不懂办税,合作社规模小,就只能自己摸索,好在税务网格员很热心,从税务登记、开具发票、申报纳税等,他们都会全程耐心辅导。”
巴里坤县税务局精准匹配土豆生产、加工等企业所需,借助“网格化”服务模式,打好政策惠企“组合拳”,由税务网格员上门“一对一”讲解税费优惠政策,现场“手把手”辅导纳税人开具发票、纳税申报、退税办理,确保企业办税人懂政策、会操作,助力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我们在税务网格员的辅导下,享受了国家出台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真金白银’落袋让我们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流转承包的土地从800亩土地到现在的8000余亩,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春耕、秋收时节还可以提供800余个短期工,带着村民一起致富。”巴里坤县众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钱忠汉说道。
巴里坤科赛德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2020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公司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新鲜土豆为原料制作马铃薯全粉,现已建成日处理马铃薯260吨的生产线,马铃薯全粉的年产量超1万吨,具有低脂肪、低糖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高等特点,可作为复合薯片、膨化食品、面包等食品的原材料;我们还设有两个保鲜仓库,可以储存5万吨新鲜土豆。因此,我们已成为哈密市乃至全疆的马铃薯加工重点企业。
巴里坤科赛德薯业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王学渊介绍道,“去年10月,为帮助农民解决土豆滞销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我们额外收购了1.7万吨土豆,但是给公司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当税务局网格员了解到我们的困难后,第一时间向我们介绍了‘银税互动’政策,帮助我们申请到了1300万元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为支持县域薯业发展,巴里坤县税务局持续关注马铃薯相关企业情况,聚焦企业纳税人政策所需,快速响应企业政策辅导诉求,网格员团队迅速组织开展政策辅导培训,邀请15家马铃薯相关企业的28名财务负责人参加,通过“理论+实操”的模式,网格员“一对一”做好税费优惠政策辅导工作,确保企业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巴里坤县税务局举办的业务辅导班,负责联系我们企业的税务网格员现场跟进我的学习情况,面对面的辅导。平时对于我的疑难问题,总是第一时间详细解答和协调处理,很贴心。”巴里坤科赛德薯业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王学渊说道。
科赛德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马铃薯雪花全粉销售额已排全国前列,是好丽友、小王子、良品铺子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优质原料供应商。从企业入驻以来,税务网格员靠前服务,第一时间与企业联系,送上新办企业办税缴费指南,随时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政策咨询解答服务,主动问需解难题,切实将税收优惠政策送到企业手中。
据悉,巴里坤科赛德薯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初就与农户签订了大规模收购合同,大大激发了村民种植土豆的积极性。同时,该企业还给附近的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辖区更多农牧民通过双手勤劳致富,拓宽了农牧民收入渠道。
巴里坤县税务局副局长黄少逸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网格”服务,紧盯涉农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涉税难点、堵点问题,精准做好涉农企业的政策辅导和税费服务工作,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