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伊州区税务局积极拓展“线下+线上”纳税服务方式,以最严防控举措,最优办税方式,最快办税效率,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税收工作,确保抗疫不放松、服务“不断档”。
远程帮办,云端服务有智慧
“一通电话,一张电子申报表,税务局的人员远程辅导、在线帮办,很快就把我的困惑解决了。现在办理妥当,我也就放心在西安陪家人了,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西安和利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办税人孙俊丽夸赞道。
近日,在伊州区哈密供电公司调度大楼里,光缆改造工程正在施工,由于疫情的影响,西安和利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作为跨区域涉税企业,身在西安的孙俊丽无法亲自来哈密,办理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以及增值税预缴等业务,于是,在朋友圈找到别人分享的伊州区税务局办税辅导热线电话,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打通了办税服务厅的电话。
接线的税务干部赵世雄耐心地听取孙俊丽的涉税诉求,一边远程辅导在手机端提交电子版申报表,收到纳税人发来的带有公章的电子版申报表后,立即为纳税人办理了跨区域涉税事项申报业务,并将业务资料及时回传给纳税人,短短几分钟就解决了纳税人的办税难题。
一根电话线,如同“面对面”。为了保障纳税人缴费人涉税咨询有人管、疑难问题随时了解,伊州区税务局通过办税大厅服务热线帮办、在线帮办、同屏辅导办理业务等措施,为企业疫情期间纾困解难,让“云端服务”不见面也有了温度。
全疆通办,纳税服务有新路
为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伊州区税务局采取实操培训与“岗位练兵”活动相结合、“师徒帮带”与“因需施教”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干部懂流程、会操作;密切关注纳税人缴费人需求,梳理“全疆通办”的高频税收业务,集中力量实现全疆通办税费业务“应办尽办”,让纳税人缴费人充分享受“一件事一次办”服务。
伊吾县承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税人员唐林山家住伊州区,负责的公司在伊吾县,经常需要家里、公司两地跑办理涉税业务。近日,她在伊州区税务局大厅完成了变更税务登记业务后说:“现在,进一个办税服务厅还能办理其他区县、地州的业务,省去了在路上跑的时间,也省去了大笔的开销,在纳税服务上,税务局确实新路频出。”
据悉,今年7月起,集约式全疆通办正式在全疆范围内推广应用,涉及登记、发票、申报、优惠、征收、认定6大税收业务领域,共120项高频税收业务实现全疆通办。哈密市伊州区税务局以推进集约式全疆通办业务为契机,聚焦解决纳税人“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在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效上发力,持续在让数据“多跑腿”、纳税人少跑路上探索,不断提升纳税人缴费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特事特办,延时服务有温度
“伊州区税务局吗?我要领发票,凌晨12点左右才能到,你们有人值班吗?”近日,临近下班的时候接到了新疆晟旺建设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郭新文的电话。
据了解,新疆晟旺建设有限公司有一笔紧急业务,必须给对方纸质发票,静态管理逐步有序解除期间,财务人员只能在一定时间段出门办理事情,于是,就和税务部门预约。伊州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的干部认真履行“首问责任制”,告知郭新文首先在网上申请发票,税务工作人员会后台受理,第一时间帮助领取发票。凌晨12:30郭新文如约而至,当税务干部穿着防护服拿着发票走到单位门口等候的他面前时,郭新文说:“你们是真正为人民办实事的好公仆,辛苦你们了!”
纳税人缴费人的“非常满意”就是税务干部前进的最大动力。8月底,随着静态管理逐步解除,伊州区税务局在办税大厅没有正式开办期间,积极和上级沟通,调整部分业务办理流程,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用好“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做到“非必要不接触”,做到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同时提供延时服务,保障涉税业务“来了就能办”“不进厅也能办”,陆续为复工复产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