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果富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具有抗衰美白、化痰止咳、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沙棘饮料、沙棘油、沙棘原浆、沙棘茶……沙棘元素不断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沙棘类产品正在成为养生界的“新宠”。因沙棘特性喜光、耐寒、抗风沙,可在盐碱地生存,哈密市山北两县均有大面积种植。
寒冬腊月,橙红色的沙棘果与山北两县的冰天雪地相呼应,万亩沙棘林陆续迎来了采收时节,成为瓜乡大地冬日的丰收景象。
近日,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奎苏镇的万亩沙棘林,工人们三五成群,穿梭于林中,剪枝、采摘、装运等工序在冬日暖阳的映衬下,呈现出一幅色彩艳丽的丰收画卷。
这片沙棘林是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森浩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并于2013年栽种成林,占地1万亩,沙棘年产量近400吨。
“我们的采收方法是每年9月份剪枝,留一部分到冬天-20℃以下再收冬果。”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森浩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介绍道,“采收季节正好是农闲时节,采收工人都来自奎苏镇周边的村民,按日结账,每个工人大概每天有300元的收入。”
沙棘果是一种浆果,秋季成熟时果皮柔软,采摘起来容易伤着果实,导致坏果、烂果,但长到冬季的沙棘果因为有极寒的气候条件,寒冬的低温让沙棘果成了一粒粒的小冰晶,迅速结冻后不仅品质不会下降,采摘起来也更加方便,而且可以更大程度地保留沙棘的营养。
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白天采收沙棘果不同的是,在伊吾县盐池镇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的新疆华创农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是在夜晚采收沙棘果。工人们三人一伙,身着厚棉衣,头戴头灯,手握长棍,朝着沙棘树轻轻敲打。被冻得硬邦邦的沙棘果纷纷落在提前铺好的布面上。
据了解,该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来,不断扩大沙棘种植规模,实现规模化种植与科学化管理,构建“一厂二园三基地”产业布局。截至2024年,沙棘种植面积达2.4万亩,挂果面积4000亩,预计全年总产量300吨左右,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我们每天晚上采摘4-5小时,平均一个人能打150公斤的沙棘果,每晚就可以挣300元-400元。在家门口工作就能有这样的收入,我很满意!”伊吾县盐池镇幻彩园村村民热依热提・吾甫笑着说。
为了助力特色农产品企业高质量发展,哈密市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从投资规模、发展规划、成长周期等方面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逐一梳理税费优惠政策,精准匹配企业标签,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帮助企业懂政策、会操作、能享受。同时,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体系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税务网格员职能作用,对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办税缴费操作进行专业性培训解读,讲解企业关心关注的问题,形成需求收集、诉求响应、反馈跟踪的闭环管理机制,助力企业发展“棘”其如虹。
“税务部门定向推送了‘新春税惠大礼包’,2023年以来,企业累计享受各类税惠政策减免24万元,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为产品研发、拓展市场、提高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新疆华创农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连荣谈起企业发展时打开了话匣子,春节期间沙棘原浆系列产品在餐饮渠道的销量是平时的1.5倍,线上成交量是平时的2倍左右。越来越多优质产品被认可,让企业发展信心十足。计划在原有沙棘饮料、精油、原浆等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新增了沙棘冻干粉和茶饮生产线,为农牧民创造更多增收机会。
巴里坤县奎苏镇的万亩沙棘林 巴里坤县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