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尽春来,积雪消融,春耕备耕的序幕渐渐拉开。智慧大棚、智能农机、育种“芯片”等科技元素的融入,让庭州大地的广袤田野呈现出一派“万象‘耕’新不负春”的崭新画卷。今年春耕,昌吉州农作物总播面积在670万亩左右,投入各类农机具10万台(架),预计需要各种化肥12万吨、各类种子1.57万吨。
“瞄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突破方向和着力点。国家税务总局吉木萨尔县税务局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需求精准破题,加强政策解读宣传、强化涉税风险提醒,引导企业养成依法合规经营的自觉,全力下好春耕“先手棋”。
走进吉木萨尔县二工镇芨芨窝子村经济合作社,98座高标准育苗大棚整齐排列,全自动化水肥一体系统正有条不紊地为番茄、辣椒等菜苗输送养分。“通过智能系统精准调节水肥配比,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育苗效率也大幅提升。”合作社负责人郑万强算了一笔“增效账”后,计划投入更多资金扩建大棚设施,延伸产业链条。
“‘涉税体检报告’上清晰罗列了合作社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信息,还有开免税发票时的规范操作。2024年合作社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优惠5万多元,这些钱用于购置更多高品质的优质菜苗,进一步丰富大伙儿的‘菜篮子’。”郑万强说道。如今,合作社年外销优质菜苗超20万株,带动40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超万元,智慧大棚成了村民致富的“金钥匙”。
随着春耕“进度条”的拉近,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也迎来了销售旺季。这家公司是集小麦、玉米、瓜菜及特色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及市场营销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育种研发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始终把育种创新工作摆在首位,公司每年科研投入约占营业额的10%。”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谢亚姗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