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经营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昌吉,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经营主体的发展理念正由“要我合规”逐步转向“我要合规”。
税务干部实地走访了解企业经营情况,通过税收政策辅导、违规案例剖析等方式助力企业合规经营。吴承卓摄
走进新疆中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一瓶瓶调味酱在智能生产线上有序运转,“热辣滚烫”的加工场景拼出了企业“乘风破浪”的干劲。
从月产几千瓶到年销超百万瓶,该公司的辣椒酱产业版图近年来逐步扩张。“每一张收购发票都关系着公司进项抵扣的合规性,容不得半点马虎。”财务人员李惠霞表示,企业注重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的合规管理,连续三年获得了A级纳税信用,2024年以来更是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获得银行贷款700万元,帮企业进一步盘活了资金。
“从6名下岗女工创业起步到拥有多家子公司,良好的纳税信用是我们开拓市场的底气和资本之一。”在新疆巾帼众心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萧民看来,每一次的税费申报都关乎企业发展信誉,纳税信用“3连A”便是其健康发展的最好写照。“我们要求财务人员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避免发生逾期申报、欠税等违法行为。”
当下,纳税信用正从指标评价升级为可流转、可增值的“数字资产”。国家税务总局昌吉回族自治州税务局以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在守信激励、风险监管与柔性修复上精准发力,分级分类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及时帮助企业纠正政策执行偏差和税费申报,助力企业走稳合规经营每一步。
“近年来我们结合市场需求、政策调整,构建了‘税收预测’模型,提前统筹资金安排,有效避免因资金安排不当导致的逾期风险……”新疆慧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莉在“税企面对面”座谈中说道。从座谈中得知,该公司计划拓展“走出去”市场,担心因缺乏出口经验而“吃亏”。
获悉企业涉税诉求后,昌吉州税务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服务清单,通过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等渠道推送政策要点与税制差异,提示企业可能遇到的涉税风险。“政策吃透了,风险自然可控,我们与国外同行同台竞技的信心就更足。”陈莉表示。
动态信用管理既要“奖优”,也要“容错”。新疆宜化矿业有限公司曾因申报失误导致纳税信用降级,在税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及时纠错,通过构建全流程税务管理体系、强化人员培训,在2024年度纳税信用评级中重获A级评价。财务负责人孙德全表示,如今企业已将涉税风险防控视为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信用修复不仅是“补分”,更是对企业合规文化的重塑。
固诚信之本,立长远之志。昌吉州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依托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着力培育法治化税收生态,让守信者受益,让合规者前行,推动企业将合规经营理念深植发展脉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