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不惜胭脂色,泼墨染红苹果腮。香妃翩然引蝶来,未见其果已醉然。”这形容的就是香妃海棠果。玛纳斯县地处天山北麓逆温带区域,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果树生长,孕育出了香妃海棠的“黄金生长带”。
金秋时节,是香妃海棠的最佳赏味期。其色泽鲜艳、口感脆甜、果形独特、糖分高、耐储存,成为很多人的“疆味”记忆,也是中秋、国庆等节日走亲访友的不错选择。从田间小果到节庆热品,一颗海棠果如何从田间枝头跨越千里“走”出新疆?让我们循着这抹香甜一探究竟。
从“散种”到“精耕”,合规筑基育好果
在玛纳斯县包家店镇黑梁湾村的香妃海棠示范种植基地,鲜红欲滴的香妃海棠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果农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构成了一幅繁忙而喜悦的丰收画卷。
“种出好果子,科技和标准是关键。”提起香妃海棠,有着十多年种植经验的玛纳斯县建昌保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建昌如是说,目前,他所在的合作社已建设了3600亩标准化基地,定期开展林果种植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实施品种、技术、管理、采摘、注册、销售“六统一”的生产模式。
“2024年至今,我们减免了近50万元税费,省下的钱都花在了刀刃上,用来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相关培训。从果树的修剪到果子品质把控,再到日常田间费用列支,我们都尽量按照科学、规范的方式来做,希望能不断提升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姜建昌说。
据悉,针对辖区以“农户+合作社+基地”模式经营的农业合作社,昌吉州税务局持续优化探索税费服务管理模式,“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围绕农产品免税政策及适用边界等问题,为涉农经营主体量身推送相关提示指引,助其轻装上阵、合规享受税费优惠政策。
从“田间”到“市场”,合规赋能拓销路
“光种得好还不够,还要卖得好才行。”随着种植标准化推进,玛纳斯县建昌保鲜专业合作社统一注册的“黑梁湾果园”品牌,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香妃海棠亩产稳定在1500公斤以上,“肉质脆、香味浓”的口碑传开后,前来订购的客商多了起来。
“现在合作社开辟了线上销售渠道,本地散客升级为大宗采购,订单金额大、货款分期结算,对财务处理的要求就更高了。另外,线上销售的税务处理也是容易让人头疼的问题。”合作社办税员李文艳道出了“甜蜜”背后的难题。
针对线上促销折扣核算、收入申报等涉税事项,当地税务部门为合作社及时推送提示了有关税务处理要点,并对退换货、优惠券抵扣等特殊业务情形开展专项辅导,帮助化解线上销售的税务难题,解决合作社的“成长烦恼”。
“区分清楚不同的业务情形,在税务处理方面也就更得心应手了。”李文艳补充道,目前合作社探索建立了“三合一台账”,将库存台账、销售台账、发票台账整合起来,便于规范管理。账目清晰后,财务核算的效率也进一步提升了。
从“出疆”到“出海”,合规架桥通四方
社员从5人增至116人、在西安设立鲜果品存储冷库、打开东南亚市场……如今,玛纳斯县建昌保鲜专业合作社已建立“产地集中储运+前置仓分包发货”模式,香妃海棠销售的“甜蜜版图”进一步拓展。
“我们在缩短物流半径、降低运费的同时,力争让香妃海棠能够‘走’得更远、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姜建昌介绍,去年合作社3500吨香妃海棠经福建港口漂洋过海,销售至马来西亚、泰国等国,成为当地消费者追捧的“新疆味道”。
在香妃海棠“出疆”“出海”的过程中,当地税务部门针对运输费用的成本归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等税费业务处理中常见频发的问题,为合作社进行了“一对一”辅导,并提示合作社妥善留存生产、运输、出口全流程的交易凭证,降低涉税风险。
“从‘出疆’到‘出海’,合规就是我们的通行证。”姜建昌表示,十几年的经营实践让他越发明白,合规经营不仅是扎根市场的基石,更是增收致富的底气。

新公网安备:65010202000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