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山脚下到昆仑深处,从绿洲城镇到草原牧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经济社会腾飞的印记。在这幅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中,新疆税务部门始终践行“为国聚财、为民服务”的宗旨,紧跟时代步伐,推动办税缴费工作完成了从“传统手工操作”到“数字化智能服务”的华丽转身。这不仅是新疆税收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的生动注脚,更是国家“放管服”改革与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在边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鲜活例证。
从“面对面”到“屏对屏”:打破地域的办税“升级”
70年前的新疆,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需要办理税务事项的纳税人常常奔波“在路上”。手工填表、排队等待、层层审批是常态,在办税服务厅一待就是几小时是老一辈纳税人的共同记忆。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纳税人和农牧民,为一次申报或开票,常要奔波几十甚至几百公里往返乡镇或县城,这样的故事在过去并不少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边疆办税服务带来了“破局之力”。新疆税务部门紧跟国家税收信息化建设步伐,从推广网上申报、网上缴款,到如今构建起以电子税务局为核心,手机APP、微信公众号、自助终端为补充的“非接触式”办税体系,办税场景实现了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的根本性转变。如今,手机点一点就能完成申报缴费,电子税务局上就能申领发票,曾经拥挤的办税服务厅渐渐“安静”,“云端办税”成了新主流,“排长队、跑马路”的办税旧景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以乌鲁木齐市涉税业务量最大的国家税务总局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为例,其服务辖区近2.2万户企业和4万户个体工商户,办税服务厅过去常年是熙熙攘攘。随着全国统一规范的电子税务局上线,“云端办税服务厅”热闹了起来,实体办税服务厅变得安静了。
随着跨区域经营频繁,企业异地办税需求激增,传统“属地办理”的地域限制、往返奔波等问题凸显。新疆税务部门紧扣经营主体需求,推出“网上办”“全疆通办”“征纳互动服务”等一系列便民举措。其中,征纳互动服务可通过智能应答、人工互动、视频办理等方式,实时解决纳税人的政策疑问与操作难题。仅2025年前8个月,该服务就累计提供人工互动超过130万次,开展政策可视答疑50余场,有效满足纳税人涉税诉求。
“去年在外地出差时发现申报表填错了,回公司要一天的路程,最后通过征纳互动服务视频连线,几分钟帮我们完成了更正,没产生一分钱的滞纳金!”库尔勒新经济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办税员宋国民的经历,道出了许多纳税人对数字化办税的认可。
从“纸票成堆”到“码上取票”:发票电子化的绿色变革
发票,作为经济活动的“记账凭证”,其管理方式的每一次升级,都折射着税务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上世纪90年代,新疆纳税人开具发票全靠手工填写,不仅要反复核对抬头、金额,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错开、假开等问题。尽管2000年后,税控机打发票逐步推广,纸质发票的印制、存储、邮寄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不利于环保。
当时间来到2015年,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试点在全国推开,新疆第一时间积极响应;2021年,增值税电子专用发票全面推行,让企业告别了“纸质专票邮寄难、保管难”的困扰;2024年12月1日,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在全国推广,更是让发票彻底摆脱了“纸质载体”,实现了从“手填”到“机打”、从“邮寄”到“扫码”再到全面数字化的全链条变革。
“以前每月要搬几箱发票回公司,财务室一半空间堆的都是发票存根;现在发票全部电子化,查票、归档点几下鼠标就行,不仅省了人力还环保!”新疆众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菲罗拉·艾合塔木对电子发票带来的便利十分感慨。她说,企业过去光是整理、核对纸质发票就要花1周左右,发票电子化后,不到3天就能完成全部工作,效率提升了近1倍。
更贴心的是,新疆税务部门还将电子发票服务延伸到消费末端,在餐饮、停车场等高频消费场景推广“支付即开票”。消费者扫码缴费后,手机会自动收到电子发票,无需再额外申请、等待。喀什奥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停车场是当地最早上线该功能的场所之一,管理方李乐算了一笔账:“以前车主缴费后要等我们开票,高峰时会排队;现在缴费、开票一步完成,车主满意,我们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这真是税务部门为商户和市民办的实事!”
从“手工填表”到“系统预填”:智能办税的效率飞跃
对不少企业财务人员来说,报表填报曾是最“头疼”的事——上世纪90年代,新疆纳税人要手工填写数十栏的税务报表,数字算错、栏目填混是常有的事,一张报表往往要反复核对大半天;即便到了2010年前后,Excel表格替代了手写,但数据仍需人工从财务系统导出、核对、再录入税务系统,重复劳动多、出错风险高,月底申报期成了财务人员公认的“加班季”。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让报表填报走向了“自动填写”的时代。近年来,新疆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不断优化“自动算税、智能预填”申报模式:系统会自动从企业财务数据、发票数据中提取信息,自动计算税额、预填报表,目前已实现86项税费业务的自动预填。纳税人打开申报页面,只需确认数据是否准确,补录少量特殊信息,就能完成申报,整个过程从“几天”压缩到“半小时”,甚至“几分钟”。
“以前申报要花一两天,对着财务数据和税务报表反复核对,生怕出错;现在打开电子税务局,报表已经填好了八成,确认一下就能提交,准确率还比人工填高!”喀什经济开发区一家科技公司的财务总监说,智能申报不仅减轻了工作负担,还降低了因填报错误产生的税务风险。
为了进一步帮纳税人“防出错”,新疆税务局还在昌吉市试点“纳税申报智能自检”功能。纳税人完成申报后,系统会自动按照预设规则,进行不同税费种之间的数据逻辑校验,如出现逻辑不符的疑点数据,系统会通过征纳互动平台或新电子税务局消息提醒功能,向纳税人推送提醒并引导及时更正处理。“这简直是财务人员的‘防翻车神器’!以前填完表要自己核对好几遍,现在系统帮着查,有问题马上提醒,心里踏实多了。”昌吉市金轮万坤钻头有限公司办税人员何艳说,这个功能让企业的税务合规管理更有底气。
70年风雨兼程,70年蝶变新生。从天山脚下的“流动办税厅”,到昆仑牧场旁的“云端税务局”,新疆办税缴费的每一次迭代升级,都是为经营主体减负、为经济发展赋能的暖心尝试。这不仅是税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鲜活注脚,更是新疆税收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的生动缩影。曾经,“轻工业弹棉花”是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朴素印象;如今,随着数字技术与税收服务深度融合,新疆正以“数字丝路”的崭新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稳步前行。
 
          
 新公网安备:65010202000362号
新公网安备:6501020200036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