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施肥于根上,根壮才能枝繁叶茂。退税减税降费落在实处,企业享实惠才能“轻装上阵”。
2022年,新疆税务部门把落实系列税费支持政策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统筹做好税费服务,加快惠企政策兑现。全年超747亿元“真金白银”有效落地,为缓解市场主体资金压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焕发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力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也是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抓手。留抵退税作为2022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有效助力制造业企业稳生产、强活力。
走进新疆闽新钢铁(集团)闽航特钢有限责任公司,100吨电炉车间主体正在加紧建设。此次建设的产能置换项目采用较为清洁的电能替代焦炭,旨在推进钢铁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制造。
“目前公司结构调整、节能降碳,向绿色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正逐步实现。”新疆闽新钢铁(集团)闽航特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王宜春说,“2022年享受到7402.48万元留抵退税,为企业设备升级提供了保障。”
获得感满满的还有麦盖提利泰丝路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潘雪平。“2022年,税务部门主动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方向,联合地方各部门快速解决我们的留抵退税问题,1.03亿元的退税有力缓解了我们公司的资金难题。”她说。
麦盖提利泰丝路纺织有限公司是喀什地区一家以纺纱为主的制造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2022年建成两座纺纱车间,投资总额约12.3亿元,为当地一千余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在过去两年里,因购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等自身发展需求,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出现资金短缺的现实困难。退税资金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盘活了生产经营,也为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急需的资金保障。
激活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热情
近年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持续加码,加上留抵退税政策纾困,进一步激发了科技企业等研发主体的投入热情。新疆税务部门设立办税绿色通道,通过资格认定、政策推送、容缺办理等一揽子定向服务,做优做长服务链条,充分释放税收政策红利,帮助一大批“硬科技”企业持续发展壮大。
“2022年,我们新增了2项发明专利和13项软件著作权,保持技术领先需要长期投入,对于企业来说压力不小。我们能够持续加大研发力度的背后,离不开税费支持政策和优质服务的双重加持。”新疆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朱于樱一边说着,一边亮出了公司税费支持政策“红利账单”:仅2022年,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562万元,高新技术企业设备器具加计扣除19万元,减免企业所得税33万元。
作为新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代表性企业,新疆荣泽铝箔制造有限公司是奎屯市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电极箔等相关产品为一体的大中型高科技电子材料企业。“2022年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200万元,税收优惠的‘真金白银’已用于公司的技术改造,比如通过升级中水回收技术,企业生产线用水量降低70%,年节约用水成本达30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绿色制造’。”该公司财务负责人任彩艳介绍。
“企业要保持领先,就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马金荣说,“作为国家重点生产甲醇和丁二醇的科技型企业,我们2022年的研发费用超7700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了100%后,我们研发的动力更强,信心更足了。”在马金荣看来,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技术过硬是最大的底气,持续创新则是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国家的好政策正不断推动企业生产要素向创新领域持续流动。
赋能小微企业蓬勃生长
数据显示,2022年4月—12月,新疆已获得留抵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户数占比89.3%,共计退税181.8亿元。
“小微”稳,市场活,“小微”兴,百业旺。为确保税费支持政策精准落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靶向定位“受益名单”,紧盯时间节点,采取“跟进式”辅导,做精做细针对性政策解读和提示,确保税费红利直达快享、精准“落袋”。
石河子市沙地葡萄酒销售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葡萄酒销售的企业,在2022年新的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加持下,该企业累计获得减免税费135万元。“国家一年比一年力度大的税费支持让我们享受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为企业良性发展按下了‘加速键’。我们要把本地的葡萄酒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发展好新疆本地品牌!”该企业财务负责人江弦说。
退税减税降费落在实处,企业才能“轻装上阵”。阿勒泰坚持“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发展思路,培育和扶持旅游企业发展。
“配套设施有了,规模扩大了,可管理费用也翻了倍。”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禾木缘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米志刚介绍,“近几年的疫情对旅游业冲击比较大,税务部门通过各类‘非接触式’服务渠道,向我们精准推送税费支持政策。去年,245万元的留抵退税款解了公司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我们把这笔资金用在了推动旅游项目的持续开发建设上。今年,我们有望迎来旅游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