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5日 10:20:20 星期三 无障碍阅读 国家税务总局 新疆人民政府 新疆税务局 新疆税务微博
本站热词: 减税降费 个税 增值税 小微企业 发票
      首页  >>  国家税务总局北屯税务局  >>  工作动态

新疆税务:长风万里拂古道 天山南北踏新途

  两千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正式贯通了中原至西域的通道。自此,悠悠驼铃奏响了雄伟壮阔的文化交流进行曲,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见证了“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盛况。
  今天,汽笛声声,穿过天山云海,一列列“钢铁驼队”在新丝绸之路上奔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繁华盛景,已远超“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历史景象。
  根植于历史厚土、顺应于时代大势。2013年秋,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间,3600多个日夜,“一带一路”迎风生长,成长为促进全球合作的繁茂之树。
  十年间,新疆税务部门以税收之力全力服务对外开放大局,以税收之效助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一带一路”的壮美画卷增添了“税务蓝”的亮丽色彩。
  从“春风不度”到“通江达海”
  祖国西北角,深居内陆的新疆,曾是人们口中“春风不度”的边陲。而今天,从新疆出发,中国制造的商品2天抵达哈萨克斯坦,8天抵达俄罗斯,16天抵达荷兰,国际大通道四通八达。
  在亚洲最大的铁路室内集装箱换装库——阿拉山口站换装库内,一列列满载日用百货、机械设备、服装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正在有序进行换装。今年以来,阿拉山口口岸已通行中欧班列超3000列。
  “日渐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吸引着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向新疆汇聚,推动贸易畅通更加互利互惠。”阿拉山口国际快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杜衍栋说。该公司是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成立的一家专门负责中欧班列货物运输业务的企业。在杜衍栋看来,如今的新疆已从边陲腹地迈向“通江达海”。
  谈及国家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助力,杜衍栋同样感慨颇多:“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企业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很大,对于中欧班列运输业务符合国际货物运输的免税项目,税务部门主动上门宣传辅导,帮助我们累计享受各项税费减免达368.4万元,为我们依托中欧班列持续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正如个人出境旅游需要护照,一份《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同样能帮助企业更好地“通江达海”。
  “从提交申请到下载证明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效率太高了!有了这个证明,我们公司预计能享受减免税166万元。”霍尔果斯中航信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田志梅在拿到开具好的《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时高兴地说。
  为进一步帮助“走出去”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国家税务总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税务局持续做好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工作。2023年1—8月共向辖区内40户企业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涉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意大利等国家,预计能够帮助相关企业享受税收减免1201万元,为企业在境外合理享受中国政府与他国政府签订的税收协定待遇提供便利。
  在税收助力下,霍尔果斯这座自古以来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驿站,爆发出强劲的发展脉动。自2016年开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经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持续攀升,从386列增长至2022年的7068列。开行班列线路增长至77条,辐射境外18个国家、45个城市和地区,货物品类达200余种。
  放眼今天的新疆,公路、铁路、机场、通信、管道、电网“六位一体”的互联互通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8条,总数占全国1/3以上;构建兰新线、临哈线、格库线“三出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对外”铁路路网格局;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加快建设;建设跨境国际光缆26条;“疆电外送”“西气东输”通道稳定运营……
  从“破浪出海”到“双向奔赴”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需要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支持,也需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如水似土,水美引得鱼儿来,土沃长出好作物。”翻开国家税务总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处服务“一带一路”大事记台账,处长袁友林如数家珍:2014年,制定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十项措施;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启动毗邻国家税务访问交流项目;2018年,协助国家税务总局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联合举办中亚区域营商便利度专题研讨会;2020年,与自治区外汇管理局合作,实现对外支付税务备案全流程网上办;2022年,税收综合服务区首度亮相中国—亚欧博览会;2023年,与自治区商务厅签订“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协议……“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新疆税务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努力前行。”袁友林说。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业集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的大型国有企业,自2014年起,天业集团以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拓展全球市场,聚氯乙烯、烧碱、番茄酱、糊树脂等产品销往中亚、南亚、东南亚、非洲、中东、美洲、欧洲108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10亿美元以上。
  在天业集团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国家税务总局石河子税务局主动靠前服务,向企业赠送《中亚五国税典译本》和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帮助企业了解相关国家的概况、投资主要关注事项、税收制度、征管制度、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等,为企业决策提供专业支持。同时,多次举办国际税收业务培训辅导,针对境外投资收益、对外付汇、关联交易、税收协定、境外投资优惠政策等进行讲解,让企业“走出去”少走弯路。
  “集团作出‘走出去’的决策时,大家心里都很忐忑,毕竟国外的市场比较陌生,具体有什么风险、会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清楚。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让我们走出国门的底气更足了。”天业集团财务负责人黎春柳介绍。
  在被称为“火州”“风库”的吐鲁番,税务部门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进一步提升服务“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水平,实时更新维护“一带一路”企业名单、走出去国家和地区分布、境外所得和税收抵免等情况,打造境外税收服务“一户式”档案,为开展精准税收服务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同时,实施“项目管家”服务,结合纳税人税收政策和服务诉求,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涉税难题、完善内控机制,找准风险点并实施有效防范。
  新疆沙拉木商贸有限公司是吐鲁番当地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的葡萄干、核桃、红枣等产品远销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阿联酋等数十个国家。“税务部门的精准辅导让我们更加了解熟悉投资地的税收法规,选择适合自己的境外经营税务方案,让我们规避了许多风险。”回顾公司近几年的“出海”之路,公司负责人阿布都沙拉木·艾比布拉说,“开拓海外市场牵扯大量资金,资金周转紧张的情况时有发生,迅速到账的出口退税,正好能缓解公司运转压力,仅今年上半年,公司就申报取得出口退税300余万元,让我们有更多资金加快发展境外业务。”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喀什经济开发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国家在新疆先后设立了13类55个国家级重点开放平台、产业发展平台,并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新疆成为产业西进的重要承接区和各方人士投资兴业的热土,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双向奔赴”。
  集团总部在白俄罗斯的阿拉山口江太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太国际物流”)成立于2021年底,主要从事国际运输和货运代理服务。瞄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广阔的发展前景,江太国际物流组建了有700辆公路列车的运输车队,往返于阿拉山口口岸和白俄罗斯、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间。
  “中国税务部门组织政策服务团队,上门宣传辅导税收优惠政策,帮助我们便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服务太棒了!”江太国际物流法定代表人宝尔江·苏丹杰力耶夫称赞道。据他介绍,2022年以来,江太国际物流累计享受各项税费减免112万元。有了资金保障,江太国际物流今年准备扩大运输车队规模。
  从“通道经济”到“口岸繁荣”
  新疆陆地边境线绵延5600多公里,在巍峨的群山之间,散布着大大小小二十余个通往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毗邻国家的通道。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汇集于此,带来了哈萨克斯坦的粮油、英国的香烟、俄罗斯的香肠、法国的香水,而在他们离开时,行囊中又会装满中国制造的各类货物。
  如今,单一的“通道贸易”已不能满足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好胃口”。在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带动下,“通道经济”正在向“口岸经济”“产业经济”转型。
  在塔城地区的巴克图口岸,一辆辆满载进口葵花籽、面粉等商品的大货车从国门缓缓入境;而在国门另一边的塔城巴克图口岸丝路文化商品城内,进口的蜂蜜、糖果等商品琳琅满目。塔城百年口岸——巴克图口岸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好态势。
  巴克图口岸距离塔城市区只有十几公里,是我国面向哈萨克斯坦的首个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口岸和旅游通道口岸。2019年,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指边境地区的边民,在我国陆路边境20公里以内,在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或者开放的贸易点,与周边国家边民所进行的每人每天8000元以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商品交换活动)正式运营。2022年,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在新疆率先实现落地加工“整进整出”模式。在这一创新模式下,边民互市交易规模由以往的零散边民扩大到合作社,通过成立边民合作社发挥边民抱团发展作用,有力推动“落地加工”产业发展,为更多边民提供就业岗位,让其在边民互市贸易发展中增收致富,实现互市贸易惠民初衷。
  “每人每单就有50—80元的收入,以合作社的形式参与边民互市货物交易,让更多边民能够享受到国家贸易的红利,也通过合作社让大家增收致富。”塔城市二工镇萨孜村坤鑫合作社负责人张学斌说。
  为进一步将政策红利转化为边民互市贸易发展动能,做好边民互市服务工作,国家税务总局塔城地区税务局全面梳理相关税费政策,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和关切,提供全程跟进式服务,“一对一”精准宣传讲解税费优惠政策,“面对面”讲解涉税业务办理流程,切实做到纳税服务无盲区、政策支持无缝隙。
  随着巴克图边民互市贸易的繁荣,目前,塔城已形成了“边民互市+落地加工”的产业发展良好局面。今年1—8月,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共进口大宗商品2581车,货值2.3亿元。互市参与边民共计30266人次,落地加工范围已扩大到周边3个国家8个品种。
  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以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红其拉甫、伊尔克什坦、巴克图等口岸为支点,镶嵌在新疆漫长边境线的一个个口岸联动发展,织就新疆向西开放、沿边开放的亮丽风景。近年来,新疆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提高,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建设进出口落地加工基地,跨境物流、边境贸易、边民互市方兴未艾,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置身数千年历史长河中观察,“一带一路”倡议更显其视野宏大。从汉唐丝绸之路带来的繁荣,到如今“一带一路”倡议下新疆的十年变迁,历史一次次证明,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
  “‘一带一路’倡议为新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十年来,新疆日益从封闭的经济区域向开放合作区域转变,从传统的增长方式向现代增长方式过渡和发展,培育出新的增长点,增强了新疆经济整体竞争能力和活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书润说,“税务部门将聚焦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倾力服务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推动新疆加快‘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努力打造向西开放桥头堡,注入更加澎湃强劲的税动力。”

文档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