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的花卉大棚经过升级改良,大棚内的花卉长势良好,1座用来培育,其余的3座已经准备用于售卖。”日前,在茫丁乡东庄村聚宝湾缘花卉中心的温室大棚内,郭华丽正在忙着给花卉施肥、修剪,她喜上眉梢地向前来走访的税务干部介绍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大棚经济”成为精河县不少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为进一步助力大棚经济发展,服务好乡村特色产业,第33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国家税务总局精河县税务局组织青年志愿服务队走进农业示范基地、村队大棚,精准宣传并辅导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
“如今花卉中心的生意越来越好了,县城的老客户还有县城的单位企业来采购需要开发票,多亏了税务干部及时了解到我们有开票需求,上门手把手辅导开发票,便利极了。”提及税务部门的关心和帮助郭华丽赞不绝口。
据悉,为了让种植户第一时间享受到税惠红利,青年志愿服务队一方面通过上门服务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现场解答农企涉税难题,向农户开展专题涉税辅导,发放“惠农明白卡”,一卡知悉涉农税费政策和业务实操指南。另一方面,依托征纳互动平台、税企微信群,实时响应农企涉税诉求,并进行政策精准推送,助力农民“菜园子”变成“钱袋子”,切实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今年我们种了4座大棚,主要是西红柿、黄瓜、辣椒。一座大棚年收入预计在2万元左右。”东庄村红星合作社负责人陈燕是第一批大棚种植蔬菜的“创业者”。“在种好蔬菜方面我们是一把好手,但在税收业务这一块我们确实是新手。好在合作社成立以来,税务部门主动上门向我们宣传税收优惠政策,去年合作社享受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以及‘六税两费’减免近2万元,我们引进了高质量育苗机器,现在大棚经济越来越红火。”陈燕说。
如今,凭借着多年的种植经验和技术,陈燕不仅将种植规模越做越大,还手把手地向其他村民传授种植及大棚管理等技术。自2017年成立了红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吸纳社员40人,带动村民再就业。
“税收优惠政策和税务部门的优质服务带给农户增收致富的信心,助力果蔬产业不断提质增效,每年大棚经济为村民增收近350万元,村民钱包鼓了,笑容多了,生活更好了。”村党支部书记弋才荣介绍到,东庄村目前共有169座蔬菜花卉大棚,村内共有3个合作社,去年享受税收优惠减免共计20.97万元。
精河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文玲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税收宣传月活动,进一步优化服务,广泛宣传各项减税降费和惠农税费政策,将税收服务触角向农业、农村、农民延伸,让税惠春风为精河县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