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疆金桑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桑湾”)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货架,货架上摆满了培养的桑黄菌,技术人员正忙着查看桑黄菌的生长状态。
作为新疆防沙治沙重点区域,近年来,精河县积极探索发展百万亩沙产业。金桑湾抓住绿色生态发展机遇,在乌兰旦达盖沙漠腹地建设规模化的蛋白桑种植基地,将防沙治沙与生态农业、健康产业串联,形成一条绿色产业链,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沙漠里种桑树绝非易事,最初只种植成功了5000亩,为更好提高蛋白桑成活率,我们研发了植树机、植苗器等种植工具,大大提高了植被的成活率。”日前,面向前来走访的税务干部,金桑湾负责人刘吉发介绍说,“如今,我们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亩,已建成3条蛋白桑系列产品加工生产线,可以年产桑叶茶50吨、桑碱片5吨、桑黄3000包,这些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据刘吉发介绍,金桑湾近年来在种桑治沙和产品研发上投入达58万余元,享受自产农产品、“六税两费”等税费优惠政策减免18万余元,企业把税惠红利继续投入到桑黄菌深加工、桑叶面粉和桑叶挂面等新产品的研发中,扩大生产规模。如今,金桑湾已实现从农产品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型,创新推出桑叶茶、桑碱片、桑葚酵素等10余种特色产品。
“桑黄菌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同源真菌,药用菌界的‘黑马’,当税务部门得知我们的研发项目后,第一时间送来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安排专业团队从账务处理、计算方式到申报流程等方面全流程做了精细辅导,还给我们企业配备了‘点对点’的‘网格员’,让我们及时享受到11万元的政策红利,今年已投入资金200万元,成功培育7000袋桑黄菌。”金桑湾财务负责人冯艳艳说。
据悉,为确保企业应享尽享和直达快享政策红利,精河县税务局打造“线上+线下”宣传服务矩阵,通过征纳互动平台精准推送、线上答疑等途径开展政策宣传辅导,组建“春风服务团”开展“问需求、解难题、优服务”专项活动,上门宣讲、专题辅导,面对面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及时响应企业涉税诉求。
“我们积极响应当地绿色旅游发展,已成功举办两届‘金桑湾’桑葚采摘节,让广大群众重新认识了沙漠资源,形成了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绿色产业链体系。”刘吉发表示,在税惠助力下,企业依托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沙地桑产业,下一步计划按照地方政府产业规划,搬迁新厂房、增设生产线,持续扩大经营规模和新产品研发,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助力地方产业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