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丰富优质的石灰石资源,博州大力发展石灰石产业,目前,境内石灰石加工、销售等相关建材企业达124家,已形成500万吨水泥、300万吨氧化钙、50万吨碳酸钙等产能规模,成为了博州制造业的支柱性产业。
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厚植税收营商环境沃土,赋能石灰石产业转型升级、稳步发展。
减税降费“造血”研发优惠赋新机
资源型经济转型企业多为延伸产业链,走“高精尖”路线,新疆云中天钙业有限公司主做石灰石产业高端精细加工,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自主研发设计全自动化轻质碳酸钙生产线等15项专利技术,以“废渣—二氧化碳回收—轻质碳酸钙”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着力在提高产品产出效率的同时节约企业经营成本。
“对于我们制造业企业来说,生产设备更新、技术升级改造是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谈及减税降费释放的政策红利及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公司负责人史为民欣喜地表示,税务部门将有力度的政策和有温度的辅导结合起来,切实为企业减负,今年前三季度,企业享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提高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等多项政策,仅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享受优惠达52.64万元。
“我们把减下来的税费用于提高产品档次和工艺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将产品从前端的氧化钙、碳酸钙资源加工逐步向纳米钙、活性钙等精细高端下游产业链拓展,进一步抢占产业制高点,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史为民说。
税收政策“加码”节能环保增效力
作为传统工业巨头之一,石灰石产业因生产能耗高、资源耗费大等原因,被人们视为“污染大户”。而在博州,当地建厂企业将绿色发展融入到生产经营当中,积极采用绿色环保工艺。这一转变,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支持。
对于减税降费给企业效益、环境保护带来的改变,天博辰业矿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班新维深有感触地说:“2019年,公司累计享受各项税收减税538.73万元。我们把减下来的税费和省下来的钱,一方面用来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建成世界先进的节能环保型并流蓄热式双膛竖窑生产线,通过矿石碎料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经过改造,节能率达到40%,营业成本率下降5%,营业收入增长140%。另一方面,投入130万更新了环保在线监测设备,对厂区扬尘点增加喷水降尘装置,很大程度减少了粉尘排放量,更符了环保生产的要求,厂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据介绍,由于生产流程和技术工艺的不断优化,企业目前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值全部达到了环保税减免优惠标准,2020年环保税减免达32.5万,“通过设备升级达到节能减排效果,不但有利于改善生态,也有利促进了我们向先进绿色制造业转型,实现了社会、经济效益双赢。”班新维说。
服务升级“撑起”水泥行业一片天
新疆博海水泥有限公司作为博州水泥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境内石灰石为主要原材料,主营水泥研制、生产、销售,公司产品覆盖乌鲁木齐、昌吉、伊犁、塔城等地区,广泛应用于房地产建筑、道路铺设、桥梁建设等大型项目及商砼等领域。
“水泥行业受错峰生产、市场需求萎缩、用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一直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压力期。”公司财务负责人刘凤兰坦言,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道路其实并不平坦,“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政策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得益于减税降费,公司今年累计享受减税达36.57万元,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资金用来更新设备、转型升级,着力为企业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
除了减税降费,税收服务也一直在路上。“近两年税收优惠政策多、变化大,税务部门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一有新政策就主动上门,把能够享受的优惠政策都列了详细清单,做了规范辅导,对我们帮助很大。”刘凤兰说,博州税务部门通过精准宣传辅导、简化办税流程等有“温度”的税收服务,让企业获得更有“质感”的减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