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播迷你剧《我的阿勒泰》在央视圆满收官。该剧以唯美的叙述方式,书写了一曲动人的田园牧歌。生活在阿勒泰这座小城的我,跟随电视剧的情节和画面,重拾起曾经的那些青春记忆……
《我的阿勒泰》这部8集短剧,无疑是对李娟作品的成功改编和转化。整部剧的底色、节奏和格调成功还原了她的散文集所氤氲着的清新与温暖、孤独与幽默、辽阔与希望。无处不在的诗意,油画般描绘出这片大地独特的自然之美、风俗之美、人文之美,每一帧画面都值得定格和珍视。
20年前,我怀抱着文学梦来到祖国西北角的阿勒泰,初到这座边疆小城,没有想到未来的我会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饱含深情,也尚未意识到,这是一座来了就离不开的永恒之城。当然,更不会想到,曾经一起在《阿勒泰日报》发表豆腐块的一位作家,已经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每周五的《阿勒泰日报》都有一个文学版面,在这座遥远的小城,通常不会有什么外地的作家投稿,基本都是本地的文学爱好者在版面发发豆腐块小文章,书写的大都是阿勒泰的小故事。热爱文学创作的我,也不时在上面发表一些文章。还记得在《阿勒泰日报》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印文字时,我是那么兴奋和激动。有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细碎的温暖与清新,因为很喜欢就把它剪下来贴在一个本子上,那是李娟写的一篇文章。现在想来,这大概就是最初李娟笔下的阿勒泰。
李娟来自四川,我来自青岛,在文学的道路上,我们就像两个异乡人在这片土地上各自行走、捡拾、书写。古老的游牧民族在放牧牛羊,我们,以及那些迁徙而来的异乡人在这里放牧自己、寻找自由、放飞梦想。不同的是,我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选择把自己安放在城市生活中,成了一名税务工作者,而李娟笔下的生活则更接近于我当初来阿勒泰时梦想的生活。那是远离城市文明投入鲜活游牧生活的自由,那份心灵的自由是苍茫旷野中迸发出的火光,是一碗奶茶、一座毡房、盛大的草场、转场的牛羊、冬天里无尽的雪和夏天耀眼的明亮。
说来遗憾,这么多年过去了,和很多生活在市区的阿勒泰人一样,我仿佛了解这座小城的一切,但却一次也没体验过曾无比向往的游牧转场生活。整个阿勒泰地区,有人聚居的地方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广袤的大地上,像是大自然的点缀。然而,阿勒泰市区却很小,有多小呢,一个馕就从北滚到南了,只有两趟公交车,却叫1路和101路。虽然久居市区,未能真正体验这里自然清新、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但好在,我还可以用文字去丈量这片辽阔的土地,一边用税务蓝涂抹着青春的阿勒泰画卷,一边在李娟的文字和自己的书写里完成了最初的梦想。
说到《我的阿勒泰》这部剧,我理解其成功之处在于,它与当地风土人情高度契合。无论是否读过原文、是否来过阿勒泰,都会被“去爱、去生活、去受伤”这一贯穿全剧的主题深深治愈,这是古老游牧生活传承下来的生活的诗意,诗意的生活。对我来说,更深的感动则来自一些巧合,里面提到的那仁夏牧场、彩虹布拉克、青岛这些地名,它们深深嵌入我的经历,那些因为熟悉而忽略了的美好,一一被镜头唤醒,被唤醒的还有青春时那么纯粹执着的自己。对于我远方的亲人同学朋友来说,他们因为这部剧,对我当初大学毕业只身一人援疆来到阿勒泰平添了一份向往,在他们眼中,阿勒泰就是我的阿勒泰。
今天,李娟带着她的阿勒泰走出了阿勒泰,电视剧的热播,让诗和远方重新回归人们的梦想。从文学角度来说,阿勒泰无疑深深烙上了李娟眼中理想生活的印记。这些年,我也坚持写作,零零散散在一些刊物上发表了一些作品,并在近期出版了散文集《十道巷子》。我想通过文字,将生活与理想相连,书写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讲述阿勒泰的故事和税务人的故事。
李娟笔下的《我的阿勒泰》,是文学层面上对理想生活的呈现,是一次人类梦想的集体回归。但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阿勒泰”,“阿勒泰”已不单纯代表一个地名、一个坐标,它还代表了一种生活理念和人生态度。我想,诗意的生活其实并不遥远,需要的是发现诗意的眼睛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