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5日 10:20:20 星期三 无障碍阅读 国家税务总局 新疆人民政府 新疆税务局 新疆税务微博
本站热词: 减税降费 个税 增值税 小微企业 发票
      首页  >>  国家税务总局阿勒泰地区税务局  >>  工作动态

新疆阿勒泰:戈壁红驼千里赴疆 驮起村民致富梦

  走进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穿过一望无际的草场,就到了萨尔布拉克村了。村里300峰驼峰高耸、膘肥体壮的戈壁红驼,在草场上悠然自得地啃食草料,一座座骆驼饲养棚圈整齐排列,挤奶圈里工人正在给吃饱喝足的母骆驼挤驼奶。“现在一峰骆驼每月可以产60多公斤的驼奶,按每公斤40元,一月一峰就能净赚2400余元,多亏了村两委和我们的驻村工作队,以后我们村的日子好着呢”,养殖大户库尔麦斯汗兴高采烈地说。

共谋发展策出“金点子”

  萨尔布拉克村是典型的边远牧业村,全村312户中有121户建档立卡户,在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下已于2019年全部脱贫。为了巩固脱贫成效,萨尔布拉克村积极发展“造血式”产业,不断带动村集体经济。

  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选派专人组建调研组,走进牧场请教有威望的村民和相关产业专家,对接上级党委政府、扎实开展市场调研。经过反复的研讨和调研,调研组瞄准了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骆驼养殖行业。“营养醇香的驼奶,鲜美健康的驼肉、蓬松保暖的驼绒毛...骆驼全身都是宝,只要运营得好,我们村的致富路就又多了一条。”萨尔布拉克村村委会主任吉格尔别克说。

  今年4月,阿勒泰地区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派出单位优势,争取到300万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到骆驼养殖产业,以“党支部+合作社+村民”的模式,鼓励有劳动力、有草场、有棚圈的村民承包养殖骆驼,为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发展集体经济,带领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

跋山涉水拉回“金疙瘩”

  如何引进优质骆驼,并且让骆驼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发展壮大,“驮”起牧民致富梦,是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直努力探索和推进的课题。

  为了少花钱,多买骆驼,张权和村委会主任、骆驼养殖能手组成考察组,自4月以来先后两次奔赴哈密、内蒙古巴彦淖尔实地考察骆驼养殖基地,寻找适合萨村自然环境生存的骆驼。面对300万的采购大单,有的商人想以返回扣的方式中标,却遭到了这帮脾气耿直的西北大汉严词拒绝。“你们不知道这些钱在我们新疆是多少贫困群众的救命钱,吃吃喝喝最后装到自己腰包,你们觉得不亏心我觉得黑心。”最终,考察组以比市场价低20%,每驼近少5000元的价格买到了优质骆驼,引进戈壁红驼150对,共300峰。戈壁红驼千里赴疆,考察组分批跟车“护送”红驼回家,5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虽一路上三天两夜没有合眼,但却难掩一行人的激动心情,“骆驼养殖是我村今年重点发展的一大产业,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再苦再累我们也要将这些骆驼安全运回来。”

深谋远虑留下“金饭碗”

  以前骆驼养殖和驼奶销售没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模式,驼奶销售价格不稳定,没有市场竞争力。现在以“党支部+合作社+村民”的经营模式,按照以点发力、集中发展的理念,以合作社带领农户的方式,通过村队集中整合、规模集约化的经营,成立了特色养殖农牧专业合作社。

  一开始,村民还是按照传统的养殖模式,把骆驼拉倒草地里散养,经济效益低。为此,工作队邀请了新疆大学养殖专家到村到户进行指导,不仅解决了后期养殖的困境,而且让村民们收获了沉甸甸的养殖技术。得益于骆驼的科学养殖及定期检查,产出的驼奶醇香、优质,得到了新疆旺源驼奶有限公司认可,定期统一收购全村驼奶,极大得保障了村民的固定收入,为村民搭建起购、产、销一条龙产业链。

  “接下来,我们要将旅游业与戈壁红驼产业进行有机融合,着力在戈壁红驼休闲观光、体验娱乐、科普教育等方面下功夫,以“三道海子”景区辐射带动整个萨村骆驼旅游文化。”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张权信心满满地说。

文档附件